鄂州市以“需”为导向构建项目生成机制 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鄂州市以“需”为导向构建科技项目生成机制,推动科技项目从“被动申报”转向“主动供给”。该机制是鄂州市科技创新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围绕构建“需求牵引-问题凝练-协同攻关-应用验证”的科技攻关闭环体系,着力破解科研与经济“两张皮”难题。力争用三年时间,组织实施100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推动100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形成10项标志性产品,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100亿元。
一是构建“四张清单”,精准锚定创新需求靶点。聚焦鄂州市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创新需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综合运用“面上找+主动挖+帮助引+广泛推+精准选”多种方式征集需求,建立包含产业需求清单、成果需求清单、民生需求清单、人才需求清单的“四张清单”,通过政府平台、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渠道发布筛选后的“四张清单”,定期举办产业需求对接会、技术成果路演等活动,促进供需双方交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二是深化项目生成机制,激发科技攻关效能。聚焦发展需求,建立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全链条科技攻关项目体系,迭代升级“揭榜挂帅”“赛马选人”项目实施方式,新增湖北自然科学基金鄂州基金、离岸科创体系建设和平台创新发展等项目。积极营造项目公平竞争环境,探索实施“军令状”制,通过项目负责人与科研团队签订“军令状”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任务内容、完成时间和质量标准,提升技术攻关效率,确保项目目标达成。
三是加大项目实施保障,强化生态体系支撑。对产业重大项目实行“领导包保+服务专员”机制,提供政策、资金、人才全程跟踪服务。积极培育“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领军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实施经费包干制2.0版,赋予科研团队更大预算自主权,简化审批流程,激发科研活力。建立科技项目尽职容错机制,明确容错情形和免责清单。推动项目申报全流程数字化和填报规范化,实现项目书一次提交、一次审核。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