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出台新“科技十八条”,助力未来产业发展
4月7日,大冶市“向新而行 智创未来”新闻发布活动举行,会上宣布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大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即新“科技十八条”,“加速未来产业培育集聚”被写进新政。根据新“科技十八条”,大冶市提出要加速未来产业培育集聚,全力支持氢能等未来产业布局发展。鼓励投资建设与未来产业相关的技术创新中心、公共实验平台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
近年来,大冶市积极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快推进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低碳应用示范基地。目前,大冶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项目加快建设,姜桥制氢工厂、大冶东综合能源站基本建成,金山店综合能源站、奥体大道综合能源站等项目加速推进,初步形成了制储加用一体化的氢能源产业链。大冶湖高新区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入选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
2024年,大冶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19家,净增86家,稳居全省县域前列;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量达到898家,同比增长32.1%;科创“新物种”达到39家,同比增长39.3%,其中1家企业获国家“独角兽”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43.74亿元,同比增长17.36%;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已达80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各项数据指标都超前完成“十四五”既定目标任务。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