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府网 |邮箱|计划管理|工作后台 |自科基金验收入口 |登录|注册

荆门高新区实施创新攻坚“四大”工程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5-05-08 15:17 荆门市科学技术局

今年以来,荆门高新区紧紧围绕省委“新春第一会”、市委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大会精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全面实施攻坚突破“四大工程”,聚力育主体、强攻关、促转化、优生态,推动全域创新动能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效显著,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实施创新平台提能升级工程。高标准打造“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平台矩阵,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攻关,储能与动力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汇聚博士73人,授权发明专利30件发表SCI论文82篇,开发产品20项获评省级重点实验室年度考核优秀(标杆等次)。加快推进亿纬动力以先进能源与低碳技术为方向牵头组建龙泉实验室、中石化特种油公司与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合作共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推进武汉工程大学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备案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企业建设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2027年实现全覆盖。

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工程。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速科小、高企、科创“新物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率达30%以上,5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高企百强,1-4月注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数99家。提升双创孵化平台效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指导智谷孵化器、梦起航众创空间、融智谷众创空间搭建运营管理体系,支持汇才众创空间提档升级国家级众创空间,谋划“智汇创想  掇创未来”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路演暨高校学子掇刀行活动。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用电、用工、运输等要素成本,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扩规裂变和未来产业快速发展,荆门高新区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入选湖北省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一季度以锂电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汽车为主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达196.34亿元、123.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1%、18.4%,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29%,占GDP比重达50.72%。

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工程。深化校地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纵深推进,举办武汉工程大学产学研对接活动,搭建“研究生优质就业基地”“化工新材料中试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科创湖北”学会专家荆楚行活动,邀请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18名专家深入辖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高校院所、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等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科汇药业与荆楚理工学院合作建设中试放大与成果转化基地,2025年7月建成投产支持企业入驻荆楚科创城、武汉离岸创新中心,打造创新资源聚集地和招才引智桥头堡。依托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精准对接“三张清单”,1-4月转化重大成果1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5亿元,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格局加速形成。

是实施创新创业生态优化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全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重点工作清单并按月督办;支持申报省级重点攻关技术34个,其中揭榜制项目5个技术创新重点项目10个中央引导地方项目7个,青年科技人才及人才服务企业专项11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进科技金融精准滴灌,推广“科技人才贷”“知识价值信用贷”等金融产品支持科创企业发展1-4月科技型企业融资贷款5.85亿元。

附件:

欢迎关注湖北科技公众号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