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府网 |邮箱|计划管理|工作后台 |自科基金验收入口| |登录|注册

掇刀区“三力融合”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2025-08-11 09:23 荆门市科学技术局

今年以来,荆门市掇刀区聚焦“提升成果产出力、夯实产业承接力、加大对接服务力”三力融合,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搭建产业创新平台,提升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力。一方面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提升本地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亿纬动力实验室建设,围绕前沿电池技术攻关,打造开放开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高标准运营储能与动力电池实验室、退役动力电池高值化利用实验室2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展技术转化和攻关。支持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促进高校成果在掇刀转化。另一方面依托市外桥头堡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入驻武汉离岸中心,引进武汉科技成果来荆门转化。

二是优化全链条服务,疏通产业承接“快车道”。构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创业孵化”一体化载体,打通成果转化全链条。依托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建设概念验证平台,建立边研发、边验证、边转化的机制。支持建设产业中试示范基地,在磷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光固化材料领域,已建成2家湖北省中试基地,在医药化工领域,科汇药业中试放大与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今年8月投产。推进孵化平台建设,支持汇才、梦起航众创空间提档升级国家级、省级孵化平台,并指导智谷孵化器、融智谷众创空间高标准打造专业化孵化平台。强化绩效考核导向,聚焦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能力、孵化绩效、管理情况及社会贡献等指标,进一步提升孵化平台运行水平。荆门开源孵化器、荆门聚盛孵化器、荆门汇才众创空间获评湖北省孵化平台2023—2024年度绩效评价良好等次。

三是强化科技服务,构建成果转化新机制。深度融入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入网全覆盖,建立需求响应、跟踪对接、多方协同机制,实现供需“一键匹配”,1-6月,转化重大技成果转化26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6.6亿元。深化校地合作,举办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及荆楚理工学院等高校产学研对接活动,搭建“研究生优质就业基地”“化工新材料中试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科创湖北”学会专家荆楚行活动,邀请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18名专家深入辖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进关键技术需求揭榜制对接,吸引全社会创新主体攻关,今年以来组织申报省级揭榜制项目5项,储备市级揭榜制项目3项。

附件:

欢迎关注湖北科技公众号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