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农业强市发展
科技创新是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引擎。荆州市科技局深入贯彻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会精神,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全市农业科技发展稳中有进,为打造新时代江汉平原“鱼米之乡”持续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强化科技攻关,突破产业瓶颈。近年来,荆州市科技局指导创新主体积极对接全省重点农业产业链,聚焦重点方向开展技术攻关。2024年指导创新主体成功申报湖北省农业农村领域技术创新计划项目8项、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项目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市本级农业科技项目5项,涵盖粮食作物种养技术攻关及新品种研究、家禽家畜养殖技术攻关、特色农产品技术研究攻关、蔬菜育种技术攻关及农业病虫害监测技术研究等多个领域,项目累计金额达1088万元。2025年在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作物绿色智慧化生产及生态渔业特色技术示范等领域,荆州市11家农业主体接续发力,正在申报新一轮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打通了技术研发到生产应用的链条,有效推动了我市农业科技实现“技术突破-产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建强平台载体,集成创新资源。农业类科技平台在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荆州市当前共有农业类重点科创平台16家,包含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1家。其中湖北省莲藕产业技术研究院近年来成功选育推广“香粉”、“白玉簪”等莲藕新品种,并实现机械化采收技术突破,对我省莲藕产业增产提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北省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育成的国审品种“香两优115”“香两优荆丝”和“荆两优982”等一批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较好地协调了水稻品质、产量与抗性之间的矛盾,也为荆州市打造“江汉大米”品牌核心地和示范样板区增添了硬核支撑。丰泽园乡村振兴科创基地与湖北省农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育成辣椒新品种17个,并大力推广新品种,以种源创新促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速成果转化,激发产业动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荆州市科技局推动“优质水稻巨2优96”等9项新品种、“一种鳝、虾、稻的综合种养方法”等8项新技术、新设备成果完成转化。同时,精心组织辖区内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参加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经过市赛角逐,选拔出14项实用技术晋级省赛,最终荆州市参赛项目“稻+虾+鳖”生态种植技术等7项技术获奖,并入选湖北省100项优秀实用技术手册。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和推广为农业发展注入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为赋能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贡献了科技力量。
育强人才队伍,筑牢发展根基。科技特派员队伍在带动农业发展、推广“三新”技术、培育农业人才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5年,荆州市共选派水产养殖、作物栽培、畜牧养殖等专业领域的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超1300人。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围绕全省十大民生项目,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前往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截至目前共服务洪湖市伟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湖北鑫水农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139家,推广“稻再油一年三熟模式”、“京粉6号”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114项,开展系列科技人才集中培训活动16次,培训农业创新人才、农业推广人才1186人次,科技特派员将科技服务精准送到田间地头,为绘就新时代江汉平原“鱼米之乡”壮美画卷提供坚实的人才与科技支撑。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