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实现量质提升
今年以来,荆州区紧紧围绕“政策护航、梯度培育、精准服务”三大主线,扎实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创新主体规模与质量实现双提升,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目前全区已有520家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位居全市第二。
多维宣传铺就政策知晓“快车道”。荆州区积极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政策宣传体系,推动科技政策“飞入寻常企业”。区科技局组建政策宣讲团,常态化开展“进园区、入企业、送政策”活动,面对面解读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与扶持举措。同时,依托“荆州区、荆州高新区整体提升创新策源力专题培训”,组织两区部门、各镇(街道、管理区)、在荆高校负责人共同参与,构建起多方联动的政策传导机制。结合“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等宣传活动8场,设立政策咨询台,发放“一图读懂”申报手册300余份,让惠企政策直达车间厂房、走进田间地头,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精准服务筑牢培育成长“加油站”。为提高申报成功率,荆州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按照“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分类标注,按照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阶段实施分类标注与动态管理,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的良性培育格局。通过精准建库、动态跟踪与分层辅导,推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稳步迈向高新技术企业行列。针对企业发展需求,荆州区科技局积极搭建合作桥梁,全年促成15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政策红利注入创新发展“动力源”。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系统构建“奖励+贴息+减税+后补助”政策支持体系,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在激励引导方面,对首次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1万元资金奖励;在融资支持上,对已有税收入库的小微企业,按年度净增贷款额的50%提供一年期贴息。此外,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普惠政策,并叠加荆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项目(单项最高补助20万元),形成多层次、全周期的减负增效机制,让企业“敢创新、愿投入、能成长”。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7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