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竹山:推深做实科技特派员工作
近年来,竹山县不断健全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体系,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通过建机制、组队伍、育主体、搭平台、抓服务,集聚技术、成果、信息、项目、资金等要素,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将科研论文书写在大地上,推动科技成果“进村入户”“进园入企”,努力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添智”。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科技特派员为农服务“政策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竹山县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在竹山县科技和经信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科技特派员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先后出台了《竹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暂行办法》《竹山县科技特派员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相关政策,对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安排、职责任务、组织管理、保障措施和项目扶持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11月又出台了《竹山县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明确“持续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对年度考核优秀、合格等次的县级科技特派员,给予适当工作经费补助”的政策措施,有力激发了科技特派员投身农业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热情。三是强化工作保障。派出单位全力为科技特派员解决下乡交通工具等工作难题,为科技特派员基层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组织和服务保障。
创新选派模式,打造科技特派员为农服务“智慧引擎。一是突出需求导向,提升选派质量。按照“产业需求、专业对口”的原则,全面征求农业特色产业专业村、专业户、示范点对技术和人才需求的意见,并与省市县科技人员进行对接,坚持双向选择、择优选派,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按照政治素质硬、技术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等标准,制定8条选拔要求,通过单位推荐、个人自愿报名等方式,筛选有技术、想干事、能吃苦的技术人员组成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人才资源供给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匹配。二是坚持按需选派,确保精准对接。实行“双向选择、按需选派”,对不同受众群体采取个性化服务,探索“科技特派员+专家+农民”“科技特派员+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项目+用户”等服务模式,让科技特派员从第一产业服务向二三产业延伸,从单一科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从节点服务向全链条服务拓展。目前,竹山县共有省级科技特派员7名,市级科技特派员23名;通过组织宣传、征集需求、筛选审核等环节,从竹山县农业、畜牧、林业、水务等部门选派涵盖农业、林业、畜牧、烟叶、水产养殖等方面技术专长的县级科技特派员150名。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全域覆盖。通过科技特派员“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方式,全县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300余家,全年组织开展各种技术培训700多场,发放科普资料5000多份,引进新品种300多项,推广新模式、新技术500多个。
建强服务网络,搭建科技特派员为农服务“科技舞台”。一是建立服务阵地,为农服务有“深度”。按照《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方案》的要求,整合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创新资源,先后建立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7个,由省级科技特派员马林龙、熊飞、孙莹等担任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科技服务带动作用。二是开展按需服务,科技服务有“力度”。科技特派员们聚焦农村支柱产业和农民科技需求,采取“流动式——送科技下乡”“点题式——技术培训”“现场式——实地技术指导”等方式,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送科技下乡等工作,帮助农户因地制宜发展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林特、烟叶、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三是培育重点产业,技术服务有“高度”。根据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和“一村一品”等基层农业特色产业需要,科技特派员们围绕食用菌生产与栽培、农业技术推广、果茶园艺、蔬菜高产栽培、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红茶制作与绿毛茶初制技术培训、烟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等领域开展科技服务。
完善服务方式,聚拢科技特派员为农服务“发展合力”。一是创建“线上+线下”服务机制。畅通“线上”服务渠道,建立科技特派员微信工作群,根据农时季节需求及时发布相关农业技术企业,开展线上“云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健全“线下”服务渠道,科技特派员采取“农忙季节常驻村、农民需求常到村、产业发展常联村”帮扶方式,每月到村开展技术服务活动不少于1次。同时采取探索推行“五诊”工作法,即通过听取热线、现场接待进行“坐诊”,了解群众问题;及时上门、直达现场“出诊”,现场解决疑难问题;定期走访调研“问诊”,全面掌握民情民意;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会诊”,处理难度较大、相对复杂问题;动态跟踪回访“复诊”,防止技术问题反弹。二是创建“特派员+企业”带动机制。探索“企业+科技特派员+农户”模式,引导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创建“特派员+科研院校”联姻机制。竹山县组织科技特派员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常态化互联互通,深化科教融合,为推广农作物高效新技术及丰产、新品种示范种植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实现新品种、新技术惠及群众1万余人,增加收益5000余万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