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竹山:靶向施策筑生态 梯次培育促跃升
近年来,十堰市竹山县聚焦“科技赋能产业”目标,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通过构建“政策引导—平台支撑—精准服务”三位一体培育体系,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为县域科技创新突围提供了实践样本。
一、强化顶层设计,筑牢政策“压舱石”。精准滴灌送政策。出台《竹山县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竹山县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十条》《竹山县财政金融协同服务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从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金融服务、落实政策措施、集聚创新资源、创造应用场景、夯实创新创业基础条件等方面持续发力,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源头活水。从2024年起,预算5000万元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创新实施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单个项目支持额度在50到100万元,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揭榜挂帅”。同时,对首次认定和复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奖励,叠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等“组合拳”,近三年累计兑现奖补资金超3000万元,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分层分类建梯队。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三级培育台账,对不同阶段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2024年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同比增长7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居全市前列。
二、建强载体平台,搭建创新“孵化器”。政企联动建平台。依托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堵河实验室和7个研发创新中心、知识产权服务站、企业科技孵化器,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提供研发场地、仪器共享、知识产权代理等“一站式”服务,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50家,其中20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校企合作破瓶颈。与武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联合攻关项目,竹山县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链产值增长 40%。2025年,竹山县6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立项支持。
三、聚焦精准服务,激活培育“助推器”。“保姆式”服务解难题。组建由科技、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培育专班”,开展“一对一”走访辅导,针对企业在知识产权申报、研发费用归集等薄弱环节,提供定制化培训(年均开展专题培训5场以上,覆盖企业200余家次)。金融活水润创新。落实“知识价值信用贷”专项产品,截至2025年6月底,已为69家企业发放贷款超2.09亿元,解决企业研发投入资金短缺问题。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