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洪山区深化“拨改投”改革 构建全周期科创服务生态
8月8日上午,武汉市洪山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以下简称区经科局)组织召开科技专项资金“拨改投”工作实施情况座谈会。区经科局、区科投集团负责人与首批获得“拨改投”支持的8家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总结改革成效,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听取了区科投集团关于“拨改投”工作实施情况的汇报。与会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项目研发、技术产品推广进展、面临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参会人员围绕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
洪山区自2024年8月启动科技专项资金“拨改投”改革,采取“先投后股”方式支持初创期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首批项目征集吸引60个项目申报,最终签约8个项目,拨付支持资金1300万元。
首批项目实施8个月以来成效初显,已引育硬科技企业11家,引进院士、教授等高端人才17名,形成知识产权68项,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7400万元。目前,已有1个项目成功实现转股,3个项目有望年内完成转股。第二批项目申报量增至74个,经核准22个项目获得总计3850万元支持,改革吸引力持续提升。
2025年以来,区科投集团与区经科局持续强化投后服务,通过资源整合与精准对接赋能企业发展。区科投集团上半年累计举办科创家大讲堂、科创家融资路演等活动20余场,一对一服务企业20余家次。
区经科局推出“山水星光”计划,组建武汉先进技术研究院,打造创新资源对接与成果转化平台;在高校周边布局建设3个“星创空间”,为符合条件的师生创业项目提供最长3年减免租金支持;部署建设环理工大创新街区,促进科技企业就地融合与街区品质提升。
针对企业反映的发展需求,区经科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做优全链条服务。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全周期赋能、多维度保障”的科创生态,从企业初创期的“拨改投”资金扶持,到成长期的融资对接、用地支持、产业链对接,再到成熟期的成果转化激励,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务链条。让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充分涌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下一步,洪山区将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拨改投”支持力度和覆盖范围,重点支持更多早期科技人才项目在洪山落地转化,为武汉市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