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城:实施“四大行动”助推科创“开门红”
2025年是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宜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核心技术攻关、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等方面,实施了“四大行动”,为全市一季度“开门红”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实施凝心铸魂行动,激活“北斗星”领航功能。宜城市科经局先后6次召开企业家年会、机关党组专题会、全体机关干部专题会等,开展金融支持宜城市高质量发展“早春行”融资对接活动,引导企业、党员干部职工紧跟省、襄阳、宜城“新春第一会”以及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等新形势新变化,抢抓“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先机,谋篇布局、复工复产、真抓实干,提振了企业科技赋能发展的信心。
二、实施强基提能行动,铸就科技发展“硬支撑”。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20余家企业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密切合作,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亿元。积极组织1家企业申报襄阳市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4家企业申报中小企业技术中心。一季度,新增2家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45家。结合“校企双聘”、定向委培等方式,畅通校企双向交流渠道,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全力支持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技术入股特腾新材料,并驻企开展技术指导、产品研发等活动,该公司2025年总产值力争突破1亿元。
三、实施对标争先行动,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锚定“两争一出”“三争”奋进目标,紧盯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2024年1-12月企业研发投入达到10.03亿元,同比增长33.2%。
四、实施四下基层行动,加速“集群式”抱团发展。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健全“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主动举办政银企交流会、融资对接活动,与中国银行襄阳分行签订了金融惠企战略合作协议,重磅推出“科创贷”“知惠贷”等小微速贷产品,重点支持科技企业以及承担各级科技项目的团队和企业开展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硬科技创业。目前,已有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企业现场授信103亿元。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联合宜城一中组织师生到企业实地研学高科技产品的制造过程,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浓厚兴趣。丰富科技创新支撑服务,持续宣传“1+3”人才政策,兑现80余名科技特派员和98名科经专员工作经费40余万元。新增2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总数达5家。做实惠企帮扶闭环服务。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开展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服务,目前已走访93家企业,全面摸清企业项目建设、创新能力等情况,收集65个问题,初步解决16个,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19个,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