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动峡江 智领航运”宜昌市绿色智能船舶 “三新”推介会成功举办
9月23日,宜昌市绿色智能船舶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介会成功举办。会议集中展示了绿色智能船舶领域的最新成果,旨在推动产业链协同,为长江航运绿色转型提供“宜昌方案”。市实施产业倍增行动指挥部副指挥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庆荣主持会议,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夏齐勇,市实施产业倍增行动指挥部副指挥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宜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小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推介会以“绿动峡江 智领航运”为主题,由宜昌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文旅局联合主办。行业专家及船舶设计、修造、应用等领域近百家企业代表参会。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首席教授、邮轮游艇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卫国,就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及航运业发展趋势作专题报告。武汉理工大学、中船712所、中南鹏力公司、长江船舶供应链公司、研究院等单位分别就新能源船型关键技术应用、船用高安全箱式电源产品、新能源标准船型、船舶供应链及产业协同创新服务等进行了推介。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与应用场景拓展。
夏齐勇在讲话中肯定了宜昌作为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和全省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的重要地位。他表示,宜昌作为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和“电化长江”的策源地之一,全力推进船舶产业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正逢其时。他希望宜昌在产业承载上突破,打造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基地;在应用场景上突破,加快完善充换电、LNG加注、甲醇加注等设备设施建设;在产业生态上突破,推动研发、设计、制造、检验、拆解全链条协同。
李小军在讲话中强调,宜昌正在实施“电化长江”五年行动,打造“三基地三廊道三中心”,建设宜都、枝江、秭归、长阳四大产业园区,加快推进“电化长江”示范区建设。此次推介会是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交流合作的平台,希望各单位抢抓机遇、深化合作,携手推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蓬勃发展,为宜昌打造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先行区作出积极贡献。
宜昌依江而建,因水而兴,拥有232公里长江干线,是湖北省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近年来,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旅游船、全国首艘油气电三能源混合动力船舶,以及长江首艘5000吨级纯电推散货船、全球最大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等相继在宜昌开工建造或下水。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