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引领 立足湖北实际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对策建议
摘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面向未来、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要求抓紧布局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代表性领域。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湖北省要坚持世界眼光、突出未来引领,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开展未来产业培育工作,加快培育产业新动能,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推进科技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课题组调研湖北省未来产业发展基础及现状,对比、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经验,提出掌握自主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形成战略科技力量;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营造未来产业创新生态;优化未来产业空间布局;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探索未来产业治理模式等七条对策建议。
一、湖北省未来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一)原始创新基础条件
一是高校优势基础学科广布。我省科教资源位居中部之首,拥有高校128所,其中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两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所;集聚了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等各类科学研究和研发机构2679家。完善优势基础学科布局,加快推进7所部属高校32个世界一流学科和17所省属高校29个国内一流学科建设。人工智能领域,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智能音视频编码、多谱图像识别、机器视觉、类脑智能、无人驾驶等方向科研实力国际领先;生命健康领域,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拥有生物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畜牧学等9个国家“双一流”学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领域,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高校学科特色突出,在新能源汽车设计、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汽车节能减排等方向科研实力强劲。
二是高层次人才资源富集。我省打造中部“人才洼地”,智力资源加速汇聚,拥有两院院士81人,累计引进国家级高端人才107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人。光电领域,拥有赵梓森、徐红星等一批院士专家,引入闫大鹏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十余人;生命健康领域,集聚两院院士十余位,海内外一流团队超200个;装备制造领域,拥有中外院士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近百人;新材料领域,拥有李元元、张清杰院士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地球空间领域,集聚李德仁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等顶尖人才;现代农业领域,集聚张启发、王汉中等一批院士专家。
三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提速。我省全力推进东湖科学城建设,集中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已布局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等3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专项规划,启动建设和预研预制一批省级立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方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0家,排名全国第4位,其中2家实验室列入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标杆实验室建设序列;江汉实验室升级为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营湖北实验室10家;获批建设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等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占全国总数的1/8,建成7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产业发展基础条件
一是产业发展能级跃升。2021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196.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同比增长16.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63%;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与创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建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截至2021年底,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17054家,营收过百亿企业30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7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8家。
二是产业加速迈向“高精尖新”。我省制造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大力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多个细分领域诞生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涌现出全球首颗128层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颗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全球首例三层仿生结构人造血管、全球首个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全球首创结直肠癌检测试剂盒、全国首款400G硅光收发芯片、全国首套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全国首台新型显示喷印装备、汉产新冠灭活疫苗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新业态蓬勃发展,加速布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药研发、商业航空航天等新赛道,拥有独角兽企业10家,排名中部六省首位。
二、湖北省未来产业发展基础存在的问题
综合来看,我省具备发展未来产业的良好基础,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未来产业发展仍存在短板与不足。
一是基础研究投入和产出不足。从科技经费投入看,2020年我省R&D经费达1005.3亿元,排名全国第八位,R&D经费投入强度为2.31%,低于全国(2.4%)平均水平,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为4.5%,低于全国(6%)平均水平,从基础研究产出看,我省仅有武汉大学进入全球高校自然指数前50强,排名全国高校第12位,落后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
二是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水平有待提升。截至目前,我省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4个(包括在建)、国家重点实验室30个,与北京(9个、136个)、上海(11个、47个)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针对关键卡脖子技术、具有引领带动性的重大创新平台仍然较为缺乏。
三是创新要素供给水平亟待提升。截至目前,我省备案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2254亿元,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万亿级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相比差距明显,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不足。
四是未来产业生态培育有待加强。我省未来产业主导技术培育体系尚未建立,高水平科技成果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硬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数量较少,多部门协作推动前沿产业科技创新的机制有待建立。
三、先进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一)北京市:聚焦高端创业与场景培育
北京市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抢先布局一批未来前沿产业,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是开展硬科技企业孵化培育。组织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面向全球选拔拥有全球首创、世界领先前沿技术的项目和企业,并出台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支持政策,结合颠覆性技术周期长、风险大、短期效果不明显等特点创新支持方式。二是加强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供给。出台《北京市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依托中关村论坛、全球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大赛等国际活动,健全高效的场景供需对接机制。
(二)浙江省:聚焦空间布局与技术攻关
浙江省发布《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打造30个左右特色鲜明、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先导区。一是培育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举全省之力规划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进之江、良渚、西湖等6家省实验室建设,完善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支持机制,引进中法航空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浙江研究院等高端载体。二是强化全省未来产业功能区布局。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方向,培育区域集聚型、网络协同型两种类型30个左右的未来产业先导区。三是加强未来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将80%以上的资源配置到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领域,推进未来技术攻关。
(三)安徽省:聚焦原始创新与科创生态建设
安徽省强力实施“4+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计划,打造世界量子中心、科大硅谷、中国声谷、蚌埠传感谷等未来产业名片,着力打造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圈。一是推动“重器级”原始创新与转化。在省科技重大专项和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中单列量子信息、未来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支持开展未来科技前瞻研究和未来产业应用研究。二是汇集高精尖科创资源。推进省“一室一中心(一家安徽省实验室,一家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分平台提质升级,面向顶尖人才探索专业实验室定制、科研项目定向服务扶持政策,在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单设未来科技领域青年项目。
四、构建湖北省未来产业体系
(一)未来产业选择
谋划未来产业要把握全球发展趋势、遵循国家发展导向,以体现未来产业的先导性、颠覆性和前瞻性。从全球发展趋势看,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重点布局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太空科技、纳米材料及新型材料、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机器人、精准医疗、基因工程、脑科学与神经科学等未来产业,以维持在全球高科技产业的未来领先地位。从我国战略导向看,“十四五”规划提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数字经济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我省要立足实际,前瞻谋划,依托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北斗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基础,遴选一批具有湖北优势和特色、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产业领域,形成湖北未来产业体系。
(二)湖北未来产业体系
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演进趋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围绕未来网络、量子信息、生命科学、前沿新材料、空天科技、双碳技术、下一代汽车、智能制造等八大未来产业领域,重点发展6G通信、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34个未来产业新赛道,强化前沿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壮大产业新增长点。
表1:湖北省未来产业体系
序号 | 未来产业方向 | 重点领域 |
1 | 未来网络 | 6G通信、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新兴网络安全、元宇宙 |
2 | 量子信息 | 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 |
3 | 生命科学 | 新药研发、再生医学、脑科学与类脑科学、卫生应急处置、生物育种 |
4 | 前沿新材料 | 先进半导体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石墨烯、超导材料、黑磷材料 |
5 | 空天科技 | 北斗、航空、商业航天、深空探测 |
6 | 双碳技术 | 氢能、新型储能、碳减排 |
7 | 下一代汽车 | 氢燃料电池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绿色循环汽车、未来出行 |
8 | 智能制造 | 工业互联网、智能加工装备、增材制造、机器人、绿色船舶 |
五、湖北省未来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掌握自主关键核心技术
一是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发挥我省科教大省优势,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推动高校基础研究在重点领域实现学术引领,鼓励高校院所拓展新兴交叉学科,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学科领域,强化重大原创性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二是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为引导,编制未来产业“卡脖子”攻关清单,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滚动实施,加强关键领域国产化突破。
(二)培育形成战略科技力量
一是建设大科学装置群和国家实验室。依托脉冲强磁场装置、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全力创建光电子国家实验室,推进湖北实验室实体化高效运行,提升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二是布局重大创新平台。支持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三是打造未来产业研究所。谋划建设未来产业研究所,鼓励开展“无疆界”创新,健全“政产学研用”联合决策机制。
(三)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
一是集聚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推进“抱团式”产业技术创新,鼓励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是梯度培育“新物种”企业。完善“瞪羚—哪吒—独角兽—驼鹿”的科创“新物种”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壮大新物种企业集群规模,鼓励企业充分运用自身研发、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围绕新产业新业态创新。三是推动未来产业领域创新创业。实施湖北省未来产业创新创业计划,面向全球挖掘和培育前沿科技创新项目,围绕未来产业领域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硬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项目深度孵化。
(四)营造未来产业创新生态
一是汇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组建省战略科学家团组,鼓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担纲领衔重大科技任务;落实战略科技人才后备力量“见苗浇水、精准滴灌”支持措施,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等重大专项。二是拓展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探索建立未来技术攻关与场景应用新机制,搭建场景“沙箱”,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底层技术开展早期试验验证。三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持。依托长江产业集团设立未来产业母基金,吸引一批“懂科技”的耐心资本。
(五)优化未来产业空间布局
落实湖北区域发展布局,按照“集中智慧力量、集聚资源要素”的原则,构建“一城三区多组团”未来产业发展格局。一是打造东湖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地。聚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高校集聚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加强基础研究、探索性研究,不断推动原创性创新,持续提升东湖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二是打造三大未来产业创新城区。依托武汉、襄阳、宜昌三大都市圈布局未来产业创新城区,推动中心城区成为前沿科技产业集聚地。三是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未来产业组团。支持荆州、孝感、黄冈等地市州,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六)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
一是健全重大基础研究任务机制。强化省自然科学基金原创导向,构建基础前沿和颠覆性创新的遴选机制。二是建立科技应急攻关机制。健全应对重大风险的科研储备和支持体系。三是健全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优化基础研究资助体系架构,构建以稳定的机构拨款与竞争性项目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
(七)探索未来产业治理模式
一是强化未来产业顶层设计。成立省未来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负责拟定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建议,提出省未来产业重大需求和工作部署建议;依托高校院所、智库机构等开展未来产业技术预测,构建“未来技术识别、技术前景验证、新兴技术应用”技术预见路径,编制未来产业技术预测图谱和技术路线图。二是营造包容审慎监管环境。加强未来产业政策创新,支持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纳入省重点支持清单,优化试错容错的未来产业发展环境。
注:本报告为2022年度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湖北未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22EDA034)研究成果。
项目负责人:高程程武汉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