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落实规划完成情况总结
索 引 号 | 011043145/2019-15795 | 分 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科技厅 | 发文日期 | 2013-09-23 |
文 号 |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省科技厅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支撑和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科技部门执行力,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推进创新型湖北建设,各项工作进展良好,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全面、超额完成。
――科技创新的环境不断优化。2008年年初,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主题,对加快推进全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08年6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这是近年来我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出台的改革力度最大、政策突破最多、可操作性最强的一份政策文件,将有力地推动我省科技事业发展思想观念新一轮的大解放,促进我省高校、科研院所改革新一轮的大突破,实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新一轮的大发展。
――科技创新的能力全面增强。2008年,湖北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新获准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5家。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华科大纳米药物工程中心可望进入国家级创新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我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和经费再创新高,达到15.3亿元,是2007年的2.35倍。我省共有27项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其中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共12项,湖北占有2项,获奖数居全国各省区前列。全省专利申请量达到21147件,居全国第8位。
――科技创新的作用逐步显现。积极引导和促进科技资源向经济建设的一线聚集,省级科技计划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351个,投入资金3.3亿元,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产品,有力提升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达到1105亿元,同比增长24.2%;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3352亿元,同比增长24.0%;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3168亿元,同比增长2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294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利税296亿元,同比增长14.8%。
一年来,厅党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改革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团结和带领全厅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会议精神为抓手,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008年,省科技厅把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工作重点,以工作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创新推进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呈现出四大亮点:
1、科技计划改革推出新举措。为了更有效地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和经济建设的一线聚集,厅党组按照“面向需求、找准关键、设计目标、整合资源、建立体系”的要求,从2008年起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与支持方式进行改革。一是调整科技计划目标。由原来的重点培植科技资源和科研成果,转变为重点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加快建立创新体系。同时加强科技计划的相互衔接,整合资源,实现效能最大化。二是调整科技计划资金流向。由过去的主要流向高校和院所,调整为主要流向企业,资助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由企业牵头组织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团队,让企业成为承担科技计划的主体。2008年,除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80%以上的省级项目资金投向了以企业为主体承担的项目。三是调整项目组织方式。将过去由企事业单位申报、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选择立项项目,调整为建立与市州县政府科技工作会商制度,根据市州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科技需求,研究确定重点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厅党组各位成员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分头赴全省各个市州,就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进行调研,通过与市州的工作会商,确定省级科技计划重大和重点项目,使科技项目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受到地方的欢迎。
2、科研院所改革取得新突破。按照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关于大力推进科研院所深化改革精神,省科技厅首先将直属的省化学研究院列为全省科研院所改制改革试点单位,并研究确定了“转制、改制、上市一并设计,转制、改制一步到位”的总体改革思路。为了保障改革顺利推进,我们一方面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支持;另一方面,在厅内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工作日程表,在省化学院内部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分四批组织职工学习国家有关文件,做深入细致的职工思想工作。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关心和省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化学研究院整体改制成混合所有制、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副省长郭生练出席公司成立大会,并为公司揭牌。省化学研究院转改制是我省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和有益尝试,对同类科研院所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目前,省建材设计研究院已提出了转改制的申请,转改制的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3、科技创业投资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我们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可控、实现多赢”的原则,研究提出了我省创业投资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即:以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基础,建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放大效应和示范作用,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建立若干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扶持综合性和专业领域的创业投资机构,扶持重点城市的区域性创业投资机构,扶持公司制、合伙制等不同形式的创投机构,支持我省境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逐步形成省市两级、覆盖到县,具有湖北特色的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在省政府的支持下,2008年我们组织筹集了接近1亿元资金建立了“湖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同时组织专班赴北京、深圳、上海、浙江等地与相关创业投资机构展开洽谈,通过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采取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和信托等不同方式,引进省外资金、机构和人才在我省设立了4家创业投资机构,资金规模达6亿元,为我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创业企业发展搭建了新的、有效的融资平台。目前,全省实际运营的创业投资及相关管理咨询公司有55家,注册资本总额达45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从事创业投资的有15家,注册资本总额30亿元。
4、中小科技企业成长培育支撑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2008年,省科技厅积极组织实施“中小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推动企业上市。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创业-孵化-成长-扩张-上市”的全过程,针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和需求,整合科技金融资源和政策,构建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力量相结合的培育支撑体系,按照“面向主板,立足中小板,抢占创业板,积极融入境外资本市场”的原则,努力打造湖北科技型企业上市板块。一是遴选了44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省上市后备企业重点培养。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和引入风险投资,大力培育上市后备企业。二是依托省高投公司,大力推进已投资参股的企业上市融资。省高投公司累计投资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科技园区开发企业和“高成长、高技术”型企业共11家,投资总额1.28亿元,其中襄樊新火炬上市申报材料已被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三是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支持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训网络体系,提升孵化器的培训能力和融资能力,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服务和融资服务。四是搭建促进创业风险投资与科技企业对接、与科技项目支持对接的平台。2008年“中博会”期间,我们组织举办了创业风险投资论坛与投融资洽谈会,组织动员了160多家境内外知名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与我省260多家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创业企业进行洽谈和对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37个。
二、以推动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为目标,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2008年,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巩固我省科教优势的同时,不断改进工作机制,在增强科教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增强企业科技进步内在动力上下功夫,引导科技要素向工业、农业、社会发展、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领域聚集,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1、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科研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引导和保障。2008年,我们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定位进行了调整,引导高校“面向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安排重点项目105项,面上项目403项,指导性计划项目98项,投入经费2500万元。新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继续加强了对已有重点实验机构的评估管理。截至2008年底,我省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企业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7个,省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形成了较完善的基础研究体系。
二是着力推动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2008年,我省又取得了一批高水平创新成果。全年共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703项。其中应用类成果658项。围绕我省具备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的产业领域,进一步强化技术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全省签订技术合同6684份,合同金额达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三是逐步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各平台建设与应用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各种科技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运行监督管理,探索建立了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绩效评价体系。2008年,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访问量达到98万次,文献下载量524万篇,分别增长258%和147%;大型科学仪器平台共计承接完成测试样品2.5万个,采集仪器数据信息1372台;软件测试平台完成软件登记测试任务近300项,代理著作权登记近100项;实验动物管理依法纳入科技计划和成果管理。
四是启动创新平台后补助专项。认定了“湖北省起重电气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3家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北省药用植物研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6家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采用后补助的方式进行支持,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产学研结合。
2、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进展顺利,促进了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
我们认真开展了2008年度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工作。根据近一年的项目建议征集和实地调研后形成的重大项目初步安排方案,发布了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并组织专家从市场和技术需求及影响、承担能力、基础条件、实施方案、经费预算等五方面对项目开展了评价。在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和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们选取了“大直径低水峰光纤预制棒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26个项目纳入2008年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批项目涉及光机电、能源材料、生物三个大方向,总投资17.4亿元,安排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1.1亿元,预计项目完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02亿元,利税22亿元,年创汇1.8亿美元。
3、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的巨大鼓舞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强力推进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高新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效益较好。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快速壮大,促进了全省工业结构的调整,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5.96%提高到2007年的9.41%,2008年达到了10.68%,比上年提高1.2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进一步发展壮大,2008年,四大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共实现增加值923.2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达到83.55%,其中,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310.81亿元,增长35.5%;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94.43亿元,增长24.4%;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82.80亿元,增长20.3%;先进制造产业实现增加值335.16亿元,同比增长16.6%。
二是全省高新区发展势头良好。高新区呈现出“速度快、变化大、环境优、质量高”的发展态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2008年7月,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全省省级以上高新区数量累计达到14个,全省14个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50亿元,同比增长23.26,占全省的40.28%;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7.75亿元,同比增长23.11%,占全省的40.52%;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300亿元,同比增长12.43%,占全省41.04%,高新区发展呈现出“速度快、变化大、环境优、质量高”的态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
三是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我们迅速组织制订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与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共同组建了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委员会,逐步构建了互通情况、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分批次组织开展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申报工作。目前,已组织认定了3批共476家高新技术企业。
4、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推动新农村建设。
2008年,我们面向湖北农业发展需求,以“构建面向全省农业各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农业加工、流通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一是加强总体设计,着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2008年,我们结合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党委政府重视程度、产业发展基础与潜力等情况,经过与市县科技主管部门会商,集中力量编制了《湖北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遴选了103个基地,研究提出了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和功能定位,起草制定了基地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全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总体构架。
二是加大服务力度,积极助推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了涉农企业信息资源库,遴选出了百家涉农科技型龙头企业,进一步明确了服务重点;以组织实施科技项目为引导,与中博生化等20家重点企业建立了联系制度,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与省农发行沟通协作,拟定了农业科技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初步建立了农业科技贷款工作机制。
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源头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目标,以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与生产资料为重点,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27项,取得优质专用农林动植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30项。与此同时,组织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4项,农转资金项目10项,富民强县项目16项,总共支持额度6200万元,加快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四是大力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库、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平台和网络体系建设,全年新建县级信息服务中心指挥中心11个,基层信息服务站216个,新建视频课件27件,专题文本库8个、专题语音库8个,注册用户达到120万户。目前,全省所有县市开展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并涌现出多种不同的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模式,得到了科技部的高度评价,被确定为全国星火科技12396服务试点省份。此外,依托星火科技培训网络,组织全省82所学校开展了农村科技培训工作,全面实际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5万人次。
五是稳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争取省政府办公厅支持,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2008年,全省共向基层派出了1000多名科技特派员。围绕我省“仙洪示范区特色水产品”与“援助汉源县果树产业灾后重建”两项重要工作,已向国家科技部申请2个科技特派员专项并初步落实。
六是精心组织实施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科技行动。重点开展了科技促进仙洪试验区建设工作,重点支持了长江中游地区特色水产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村镇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在试验区内顺利实施。
5、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生物、医药卫生领域的科技攻关取得明显成效。重点是围绕新药创制和支撑产业发展来安排计划项目。血吸虫等重大疾病防治新技术及新方法研究等省级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人用重大传染病疫苗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已申请发明专利1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件,取得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中药产业物流与供应链技术研究”完成了对“药品市场跟踪系统”的需求分析,对药品销售链的全程可追溯管理。对全省医学临床技术的培育和发展及临床中心进行了初步整体规划和布局,新组建了省级医学临床研究中心6家。
二是资源环境与节能减排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围绕资源开发、污染治理及防灾减灾中的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安排了“含铅固体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集成技术”、“高碳低品位硫铁矿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的产业化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鄂西典型高磷赤铁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和“复杂难处理磷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进展顺利。“三峡梯级与清江梯级水库群联合经济优化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已获国家立项。“中低品位磷矿隧道窑法制工业磷酸及生产尾气回收利用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已建成世界首条3万吨/年隧道窑法磷酸生产线,并稳定运行4个月,目前已获专利授权2件。“大型烟气污染源的高效除尘技术及成套设备研究”已完成全部项目任务目标,正在准备提前验收。
三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江岸区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钟祥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工作进展顺利。神农架林区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组的实地考察。积极组织编制我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布局和建设规划方案,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项目支持。
6、各专项工作进展顺利,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软科学研究质量进一步提升。2008年,我们围绕湖北汽车零部件、光伏、生物医药、光通信等8个领域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重点组织了“湖北省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工作。获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8项,是全国各省市中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数量最多的省份。完成《中南大学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经验与启示》等多项专题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是科普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2008年科技活动周。科技周期间全省共开展各类活动1198项,参加单位3191个,发放各类资料337万份(册),举办报告会534场,各类展览255场,媒体播发新闻稿件760多条,共有315万公众参与,共投入经费930万元。
三是科技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明显。获得国家及国外资助项目38项,经费3500万元;省本级直接邀请来鄂专家与技术人员等173人,派出人员63人。积极协助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全省1-10月出口19.3亿美元(全年计划1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9%。参与或组织武汉中博会、湖北华创会、武汉光博会等10会7展的涉外重大科技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招商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培训,承办了杂交油菜种子专题、小型水电站建设专题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专题等3个国际培训班,扩大了科技外交影响。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和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新生疾病和病毒与病理学国际研发中心等3家单位名列首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科研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英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联合实验室和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有望成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三、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机关自身建设
2008年,我厅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提高政府执行力大讨论活动,不断加强和大力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文明机关、平安机关、和谐机关活动,机关“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2008年,我厅没有发生刑事治安案件,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没有发生失泄密事件,没有发生群体性上访和涉法、涉诉信访事件,没有发生干部职工违法违纪问题。
1、精心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10月6日,我厅在省直机关中率先组织召开全厅直属系统动员大会,传达全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全面展开省科技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第一阶段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厅领导带队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开展广泛调研,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积极开展“十大”主题实践活动,即召开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党组书记带头做学习报告、组织党员进行封闭式集中学习、举办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报告、回顾改革开放30周年科技成就、围绕两大主题及九项专题开展深入调研、举办科学发展观荐书读书活动、组织“产学研”代表座谈和发放调查问卷、举办调研成果交流会、开展“两促进两增强”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在第二阶段工作中,厅党组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明确发展方向,认真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着眼于分析突出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撰写的分析检查报告得到省委督导组的高度肯定;着眼于开门纳谏评议、凝聚发展共识,认真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群众评议工作。
2、认真开展提高执行力大讨论活动。4月初以来,我们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提高政府执行力大讨论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增强了机关干部的效能意识。通过深入查摆问题,查找到了我厅在执行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结合科技业务工作实际,深入查改我省科技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深刻剖析自身原因,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注重针对性,突出实效性,加快构建能执行、善执行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了行政提速、快捷反应、提高效率、服务发展的目的。在省政府召开的提高执行力工作交流大会上,我厅被选为六个发言单位之一,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强化执行,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典型发言。
3、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
2008年,厅党组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8次,确保了理论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召开了厅直属机关党委换届会议,产生了新一届直属机关党委和纪委。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入手,强调基层党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严格组织生活、规范“三会一课”,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强化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切合工作实际的学习活动。在今年初的机关干部交流调整结束后,及时按程序对厅机关各支部进行了改选,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严格组织工作程序,按照厅领导的分工和工作需要,重新划分和调整了厅领导干部所在支部,厅领导都自觉带头参加所在支部的活动,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积极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积极开展创建“党建先进单位”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2008年,省科技厅被省委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厅直属机关党委被省直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经我们推荐,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农村信息化促进中心被中华总工会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班组)”;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程鹏院长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化学研究院胡建副院长被评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化学院被评为“湖北省模范职工之家”。
4、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推动直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院士联络等工作。
继续坚持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认真执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制度。录用了2名应届毕业生和1名基层选调生,接收2名军转干部到我厅机关工作。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加强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管理,规范直属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管理办法。组织实施了厅机关干部交流轮岗和调整工作,提任处长3名、调研员2名、副处长5名、副调研员3名。同时,将干部培养锻炼和工作岗位需要相结合,大幅度的进行干部轮岗交流。在今年初进行的干部调整中,共有23人进行了轮岗,占机关总人数的27.7%。扎实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共安排机关和直属单位18名干部参加各类党校、行政学院等主体班次的培训。认真组织了“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等10多场专题培训讲座;全面整理了厅管干部人事档案,认真做好工资福利工作。进一步理顺机关处室职能。加强院士联络服务工作,做好服务院士的日常工作,承办了中国工程院两次在汉院士座谈会,协同省发改委完成中国工程院同湖北省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的有关工作。
5、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发挥群团组织桥梁作用,加强工、青、妇组织建设。围绕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社会捐助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在厅直属系统开展了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成功组织了省信息院成立50周年暨科技厅系统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增强了机关的凝聚力。深入开展以文明处室、文明门栋、文明家庭、文明职工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
6、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工作要求和部署,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厅党组在对厅机关和直属单位200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与厅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了2008年度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积极协调组织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习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以“情系民生、勤政廉政”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厅机关全体干部及厅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等赴武汉洪山监狱进行警示教育,邀请了省检察院的有关领导作预防腐败和职务犯罪的专题讲座,取得较好效果。召开“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将配车、个人住房、出国、使用办公用房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和说明。着力加强对厅领导班子在贯彻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重大项目决策、重大资金使用以及个人廉洁自律等方面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工作,共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举报6人次,进行了及时调查核实和处理。全年没有发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
7、进一步加强了工作的规范化,保证了政务工作的协调高效运转。
继续推行并进一步完善处室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了机关各项工作的落实;对机关内部各项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进行了清理、修订和完善,并汇编成《省科技厅机关工作手册》,印发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加强了公文办理、会议和重大活动组织、公务接待、信息反馈、政务调研、档案和机要管理、新闻宣传、政务督查、信访接待、建议提案办理等工作的协调和办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提高,各项日常事务工作有条不紊。
8、广泛开展新闻宣传。
2008年,我厅在各主要新闻媒体上发稿达200多篇(条)。围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等全厅重点工作,先后推出7个专版的大幅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9、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努力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坚持节假日走访慰问,热情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切实为老同志办实事。组织老同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考察活动。
10、切实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文印工作、信件收发、绿化清洁、机关财务管理、公医管理、车辆管理、安全保卫、办公用品管理更加规范;进一步加强了水、电、暖气、煤气系统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较好地保证了正常供应。积极开展“五个一”节约活动,把机关办公和生活环境建设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绿化、美化、净化环境,我厅被评为“省直机关园林绿化花园式单位”。
11、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和保密等专项工作。
在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项考核检查和评比中,我厅上述工作均得到了较好的成绩和好评。此外,我厅承担的国家安全、国防科技动员、科技统计、驻丹江口新农村建设等专项工作,也按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好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