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湖北省科技厅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 011043145/2019-15807 | 分 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科技厅 | 发文日期 | 2013-09-23 |
文 号 |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二○○五年一月三十一日)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全厅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产业化”的方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积极开拓进取,全省科技改革发展和科技系统“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我省新获准组建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争取到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2个,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市)4个。全年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750项,比上年增长11.8%;全省专利申请量达到7960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9.97%,我省专利申请量首次进入全国前10名,居第9位,比上年提前了2个位次;技术合同成交12507项,成交额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我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066项,获无偿资助经费45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6.4%;获当年度国家科技奖励9项,是近几年来获国家奖励最多的一年。预计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30.3亿元,同比增长14.7%;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收入1064.8亿元,同比增长15.9%;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54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35家。
一、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4年,科技工作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需求,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服务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做好产学研结合这篇文章,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2278项,总投资37.58亿元,其中,省级科技计划共安排项目1224项,省财政拨(借)款14594万元。在省级科技计划中,安排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计划项目325项,总投资32.67亿元,其中财政拨(借)款7010万元,计划完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03.27亿元,利税22.41亿元,创(节)汇2.98亿元。
(一)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稳步提高。
坚持“培育成果源”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两个并重,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着重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四大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总体发展情况较好。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8%。2004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带动作用显著。据初步统计,2004年全省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66.6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增加值343.1亿元,同比增长16.4%。特别是宜昌、黄石等高新区增势强劲,技工贸总收入预计增长30%以上。各高新区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工业发展格局,日益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当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二是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的主体地位和支撑作用日益突出,但发展很不平衡。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驱动,新材料产业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35.3%。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受汽车整车不断降价的影响,我省以汽车配套产品为主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速度呈下降走势,前三季度增幅只有3.4%。1-9月,这四大产业共实现增加值243.48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91%。
三是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势逐渐显现,区域产业特色逐步形成。近几年,各地努力以优势项目引导产业发展,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武汉东湖高新区继续打“光谷”品牌,光电子产业集聚度越来越高,特色越来越明显,已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占据了国内光纤光缆产品50%、光电器件产品40%和能量光电子产品40%的市场,并在全球光电子产业中分得了8%左右的市场份额,其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三。葛店高新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后,入区医药企业已有26个,总投资36亿元,具备了53种新药的生产能力,“药谷”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宜昌市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基础电子材料,已成功引入5家化成箔生产企业,形成了2000万平方米的能力,成为全国重要电子材料生产基地。黄石高新区以涂镀板材为主的新材料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已显示出明显的“扎堆”效应,有望在几年内形成百亿元以上产值,成为我国重要的涂镀板类新材料产业基地。襄樊、十堰高新区在以汽车关键零部件为主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四是骨干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壮大,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加速发展。武汉凯迪股份、宜昌阳之光化成箔公司、波导随州公司等一批新兴龙头企业迅速扩张;长飞公司、武汉邮科院、广济药业等一批老牌重点骨干企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凡谷电子、多普达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据对1796家民营科技企业的统计,2003年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达483.46亿元,总资产672.56亿元,利润总额36.42亿元,全年上缴税金28.77亿元,从业人员为174255人,相应分别比上年增长24.65%、8.83%、25.93%、15.03%、33.85%。在参加统计的企业中,年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为95家(2002年仅为69家)。
(二)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进展顺利,对传统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2004年,我们继续把制造业信息化、农产品加工、电动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6大科技专项作为重点,围绕解决我省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难题,采取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等方式,加强科技项目的组织与实施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效益,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科技计划项目在催生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全省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业方面。电子信息专项总体进展情况较好,如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LCOS项目通过联合招标,项目指标大幅度提高,光学引擎的对比度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桥梁安全光纤光栅传感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已成功应用在武汉晴川桥、武汉长江二桥上,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也已选定采用该技术;应用软件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发表论文49篇,专著3本,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新工艺2项。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的目标已完成过半,已在全省近100家示范企业全面实施,省、市、企业配套投入近10亿元,已取得阶段性成果30余项,申请专利26项,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层的中介服务体系。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国产数据库已在制造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电子政务、财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新材料专项大部分课题目前已完成实验室阶段的关键技术攻关,纳米氧化锆、纳米晶化增强剂、纳米稀土发光新材料均已开发出产品,进入中试或中试前的准备阶段。由仙桃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液相法合成高纯电子级钛酸钡”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电动汽车专项“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和“混合动力轿车”两个项目均已完成性能样车开发工作,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第二期合同验收,超额完成了合同任务,将全面进入产业化准备阶段,计划于今年通过国家认证。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已投入商业化示范营运达15万公里。东风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同研制的25KW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样车也已研制成功,通过了由我厅主持的联合验收。
――农业方面。围绕全省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经济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科技推进计划和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在双低油菜、优质稻、淡水鱼、板栗、魔芋、莲藕、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取得新成果28项,制订农业新标准3个,育成农作物新品种(系)25个,建立中试线及示范基地45个,推广示范面积达2700多万亩。其中,在全省11个县市的13个乡镇建立双低油菜高效丰产栽培示范基地1.1万亩,平均单产达191公斤,比全省平均单产高出68公斤,亩均增收163.2元。通过科技项目引导,促进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的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示范转化孵化功能增强,园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入园企业达30余家,入驻企业达到156家。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整合优势,以科研开发、企业孵化促进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基本形成了“科技成果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示范推广”体系,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04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15.2亿元,比上年增长50%以上。我省成功争取到“国家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专项课题,成为承担该工程的11个省份之一,已启动实施了“湖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项目的各项计划任务及实施方案都已落实,将在全省10个县(市、区)建立核心试验区1万亩,技术示范区100万亩,技术辐射区1000万亩。星火富民科技工程重点开展了以增强科技能力为主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和培训体系建设,30个农村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通过了国家级认定,20所星火学校被科技部批准建设。深入开展“我为农民增收做点什么”大大讨论、重落实活动,认真履行承诺,积极开展经常性的科技下乡活动,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社会发展方面。一是进一步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推动了全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我厅以进一步构筑药材生产技术平台、整体提升我省药材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水平为目标,以引导和推动药材基地GAP认证为工作重点,继续将全省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纳入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予以连续重点支持。全省共有5个药材基地申报或正在申报GAP认证,其中北京同仁堂公司和武汉惠涛公司分别在英山县和罗田县建设的茯苓基地已于11月中旬通过了国家级认证,实现了我省药材基地GAP认证的零的突破。通过科技项目的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发展速度加快。武汉健民、北京同仁堂等一批医药企业纷纷追加药材基地建设投资,新增建设药材基地5个,涉及药材品种5个。全省20家医药骨干企业2004年累计实现工业产值49亿元,利税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1%和12%。二是积极培育环保产业,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组织开展的大型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推广应用、湿法脱硫技术引进消化、电厂废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开发等多项研究工作相继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市场上推广应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稳步推进,已按计划完成了第三期节点目标,显示了良好的治污效果。青山国家环保基地新引进企业13家,启动在建项目7个,基地内环保企业已达200余家,预计全年实现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20%。国家重大项目“汉阳水专项”实施取得明显成效,科技部中期检查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进一步加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普及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示范项目建设的力度,仙桃市已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现场考核。三是加强P3实验室安全管理与督查,有效地组织开展了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研究,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先后4次组织或配合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督查组,对在鄂P3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检查,积极推动开展P3实验室认可工作,武汉大学P3实验室成为全国首家认可的P3实验室。联合省卫生厅组织实施血吸虫病、艾滋病防治研究科技专项,取得了重要进展。我省3个血防项目得到国家863计划支持,其中,金海潮公司承担的“HL螺威植物灭螺剂”项目已完成了实验室全部研究工作,农业部已正式受理其农药临时性生产许可证申请,“两省四地”大田实验已全面展开。
(三)深入开展“县市科技工作年”活动,加强县域技术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部署和科技部关于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要求,我厅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及时决策,周密安排,以县域技术创新示范工作为抓手,全面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项工作的开展,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县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对增强地方党政领导科技兴县意识、加快区域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发展、提升县市科技部门的服务能力和科技工作显示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我厅作为唯一的省级科技部门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一是组织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我省市、县(市)科技工作的基本情况。去年3月下旬至4月底,全体厅领导分别带领机关相关处(室)赴全省15个市(州)、33个县(市、区)开展了专题调研,并按期回收县市书面调查问卷102份。这次调研是近年来我厅组织的调研范围最大、调研内容最为系统的一次综合调研活动。
二是启动了县域技术创新示范工作。机关有关处室与11个示范县(市、区)对口联系,指导各地开展示范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通过示范,调动了县(市)党委、政府抓科技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各地加大了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在提高县市科技工作显示度、营造创新环境和氛围方面,示范工作的成效已初步显现。据初步统计,11个示范县(市、区)已启动实施示范项目100多项,省科技厅已落实示范项目经费466万元。
三是高规格召开了全省高新区暨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特别是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县(市)科技工作会议,在我省还是首次,罗清泉省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各市、州政府分管领导及部分县(市)政府主要领导了参加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将是一个有力推动。
四是我省6个县(市、区)跻身科技部试点、示范行列。其中,武汉市江岸区和广水市被列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京山县、当阳市、丹江口市、襄樊市襄阳区被列为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市)。科技部对试点县的支持资金计划已经落实,各地的试点、示范工作都在按照规划和方案稳步推进。
二、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和创新,改善了科技发展的环境,增强了科技创新的活力
(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了新进展。
2004年是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又一个丰收年。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重点内容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已构建起湖北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我省又有一批科技创新基地进入“国家队”,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石圈演化及地质矿产资源评价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联合组建的微生物病毒与传染病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外,科技部还新批给我省7张“国字牌”,即: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安全防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襄樊汽车动力与部件、应城有机化工新材料、武汉汽车电子等3个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基地,宜昌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武汉市电镀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此外,我省还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以武汉大学为主、中科院武汉测地所、中国地质大学联合申报“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的工作正式启动,在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中位居前列。在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领域的竞争方面,我省去年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厅组织申报的“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存储的组织模式和核心技术研究”和“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两个项目获国家“973”计划立项,国家资助经费4700万元,另有4个项目被列为国家“973”计划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共获研究经费1.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5%,列全国前三位。
(二)整合资源,推进共享,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根据国务院四部委颁布实施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特色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资源数据共享平台等作为工作重点,根据不同类型平台建设特点,促进管理方式创新。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注重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衔接,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武汉大学“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建设”已同时进入科技部和教育部条件平台。
一是完善功能,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依托省信息院,对长江网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技术保障和应用辐射服务能力,加大与高等院校、科学院等现有网络的集成力度,致力搭建一个整合各类信息资源,面向社会提供开放服务的科技信息保障平台。
二是协调服务,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协作共用效率不断提高。据统计,2004年全省15个科研教学和检测单位中40台入网仪器,测试服务机时数达到65000多小时,创造经济效益1700多万元。华中科教器材信息网投入运行一年多来,受到广大科教工作者的欢迎,与近60个兄弟网站建立了友情连接,融入了科学仪器协作共用、供应维护的全国性网络之中。
三是积极推行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实验动物许可证工作是省科技厅唯一的行政许可事项。按照国家《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和《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和许可证实施细则,2004年又分三批对13家单位进行严格审核和验收,并颁发了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目前我省共有31个单位取得了实验动物许可证,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动物实验的水平正逐步提高。
(三)继续推进省属应用类转制科研院所的改革。
针对省属应用型科研院所改革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的问题,在认真调查研究和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省属转制科研院所座谈会,转制院所及省直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交流了部分院所改革的情况,介绍了外省市院所改革的经验和相关政策,辜胜阻副省长出席会议作了重要讲话,对院所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正在给省政府起草专题报告,拟提请省长办公会研究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进一步推进转制院所改革的深化发展。
(四)加强科技计划管理与改革。
一是突出重点,加强计划的集成。2004年省各类科技计划立项和经费安排,继续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农产品加工、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电动汽车六大专项为重点,除将厅集中的经费全部用于六大专项外,各处室也在切块经费中拿出较高的比例安排六大专项的项目(课题)。各类计划中用于六大专项的经费8552万元,比例占58.6%,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研究开发类计划中用于六个重大专项的经费2899万元,比例占71.99%,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类计划中用于六个重大专项的经费1660万元,比例占67.2%。
二是积极推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投标,运用市场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产学研结合的原则,选择了8个课题面向全国公开招标。从发布招标公告,到验标、评标,到最终确定中标人,招标工作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进行,公证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了全程监督。此次招标有7个课题获得成功,其中3个课题由外省单位中标。通过本次招标,促进了我省科技计划对全国开放,优选了技术方案,有效避免了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
三是全面布置湖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的有关工作部署,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湖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提出了规划专题研究的框架结构、任务分工及规划工作的整体进度安排。
(五)加快推进科技信用体系建设。
积极探索和促成建立政府部门间的共享和协调机制,启动省级区域科技信用网络平台建设,实行“信用记录制”和“信息共享制”。组织武汉大学、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开展了湖北省专家库建设方案研究、设计和开发工作。目前专家信用审核系统、专家信用评价系统、专家多重符合智能检索与统计系统等功能等开发已基本完成,整个专家库系统已基本建立,进入试运行阶段。现已有50余家单位和3200多名专家录入系统,可以提供相关功能服务。制定并印发了《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评价与督查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计划项目的中后期管理,根据科技部颁布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委托武汉市科技咨询评估中心组织了重大项目滚动调整课题立项评估。
(六)积极推进“四项改革”,加强财务管理。
2004年,财政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四项改革”,科技厅是省直最早10个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之一。在2003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财务管理。一是积极争取财政的理解和支持,保持了预算经费的增长。2004年我厅部门预算总额比上年增长8.71%。尤其是在财政“压专项”的预算原则下,我厅专项经费继续保持了大幅度增长,增幅达13.9%。省财政对我厅2005年部门预算控制数比上年增长34.8%,专项经费增幅达136.7 %。二是在厅本级预算偏紧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机关预算控制办法,积极筹措和调剂经费,在首先保证机关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了职工医疗、福利的资金需求,通过努力,实现了机关年度行政财务收支的平衡。三是根据省审计厅对2003年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意见,对厅1992年以来形成的科技三项费、事业费分别由计划处、条财处分块管理的财务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并帐,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
(七)继续巩固和发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扩大科技对外开放。
2004年,我厅共审批派出科技考察、培训、交流等团组74批,511人次,邀请国外专家来鄂交流访问、考察洽谈、参会参展69批,73人次,促进了全省对外开放。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以项目为纽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与美、日、加等国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结合我省实际,积极争取和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全年获政府间批准立项24项,直接组织启动和执行项目13项。国外优良园艺作物新品种引进与开发利用及其工程中心建设项目取得新进展,新引进瓜菜新品种材料120份,已累计引进品种材料达1695份,新引进瓜菜新品种累计示范面积达3万余亩,配合示范推广举办了8次生产技术培训,共900余人次。“亚太传统医药网”项目确立了执委会主席国中国和副主席国印度之间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了APTMNET主站和中国站信息资源建设与功能开发,重新构建了主网站的功能框架,中国站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依托网络开展了一系列促进传统医药技术与产业合作与交流活动。组织参与举办了“2004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成果报告暨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达成签约项目112个,签约项目总投资2亿多美元,协议外资4000多万美元。组织举办了“鄂港科技产业及中小企业合作洽谈会”,组团参加了鄂港经济合作洽谈会和在捷克举办的“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加强了宣传和交流,为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
(八)努力为科技工作和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一是积极推进科技法制建设。《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在开展深入调研并参考兄弟省市有关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代拟的《湖北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创业的若干规定》,已由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实施。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科普工作。会同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制定并印发了《湖北省关于对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认定办法》,调动了社会各界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据统计,在第四届全国科技周期间,全省共开展各类活动400多项,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160多万份,展出各类科普内容的展板4700多块,悬挂宣传横幅等10000多条,播放科教影视片500多场次,举办科普讲座330多场,开放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气象台(站)、地震台(站)等科普基地200多处,参与科技周活动的群众达800多万人次。
三是修订《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发挥科技奖励的作用,激励科技人员,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隆重召开了2003年度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由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完成了2004年度省科技奖励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四是科技宣传力度加大,提高了科技工作的知晓率和显示度。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坚持常规宣传与专题采访报道相结合,增强了宣传效果。围绕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组织了“科学技术是第一产生力”思想专题采访报道;广泛开展纪念“科教兴鄂战略”提出10周年征文活动,以省科教领导小组名义出版了《科教耀荆楚》文集并召开了座谈会;认真协助《湖北日报》社办好“科教时代”专栏,加强了科普宣传和全省科技工作重大部署、重大科技活动以及科技专项重大进展的动态报道,扩大了对各地、各行业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工作经验的宣传和介绍。同时,还组织了两个新闻采访团,分别深入高新区和部分县市,开展了“高新区发展新面貌”和“科技服务县域经济”专题采访和集中宣传报道活动。2004年科技宣传稿件在主要新闻媒体上的发稿率有了较大提高,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氛围。
三、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全省科技系统自身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一)加强厅机关干部队伍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加大了机关处以上干部调整配备的力度,增强了机关干部队伍的活力。2004年机关处级干部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调整配备。提升副厅级职务的2人,正处长5人,调研员5人,副处长4人,助理调研员5人;平职调整或轮岗交流的正副处级干部7人;其中,向外输送副厅级干部1名,正处级干部2人,副处级干部1人。在干部选拔调整过程中,严格按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依据《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资格条件,力求公开、公平、公正,力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实现了平稳操作。通过干部调整,进一步改善了机关处级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推动了干部的轮岗交流,完善了各处室干部的配备,进一步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机关干部队伍的活力和凝聚力。
二是加强厅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推动了直属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2004年先后对科技交流中心、科学器材公司等5个单位的班子进行了个别调整补充,对省自动化研究所党委进行了换届选举,进一步理顺了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外派处级干部的管理关系。完成了迅迪公司产权民营改制;完成了省岩崩滑坡研究所整体并入三峡大学的交接工作;启动了省自动化所土地合作开发项目和省科学器材公司的体制改革工作。厅直属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改革除高新中心、后勤部正在进行外,其它单位均已完成,已签订聘用合同人员占直属单位总人数的90%以上。通过改革,促进了发展,大多数直属单位职工队伍稳定,保持了安定团结的局面。
(二)厅机关内部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制定并印发了《湖北省科技厅政务公开工作暂行办法》。组织开展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备案工作,共清理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文件11件,其中设定实施机关4件,保留设定实施机关3件,升格为地方性法规的1件。举办了厅机关公务员《行政许可法》学习培训班,通过集中学习,提高了机关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行政管理的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工作的规范化,保证了政务工作的协调高效运转。继续推行并进一步完善处室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了机关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了公文办理、会议组织、重大活动、档案和机要管理、政务督查、信访接待等工作的协调和办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提高。科技厅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有了明显改善,网上的信息量和信息传递速度,以及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了提高,较好地发挥了资料查询、网上申报、信息发布、网上宣传等功能,保证了业务工作的需要。
三是认真抓好老干部工作和后勤工作,为机关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安定的环境和有力保障。离退休干部处全体同志对老干部动真情,为老同志办实事,在按政策落实离退休人员的“两个待遇”、依常规做好日常服务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离退休干部重大事件报告制度》、《机关离退休干部外出考察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得到了离退休干部的好评,在离退休干部与在职人员之间架起了连心桥,发挥了暖人心、稳人心的作用。后勤管理工作以突出服务、加强管理为宗旨,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改进服务质量,保证了机关和生活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程序。文印工作、信件收发、机关财务管理、公医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更加规范;机关大院的环境进一步美化,办公大楼整体装修完成,改善了办公环境,提升了机关形象;办公楼及小区电话网经改造,既方便了联系,又节省了费用;进一步加强了水、电、暖气、煤气系统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较好地保证了正常供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厅机关全年没有发生重大案件和安全事故;计划生育工作以及社区有关工作均被主管单位评为先进单位。
(三)深入开展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
2004年,省科技厅领导班子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五好”领导班子、创文明单位、创一流工作、预防违纪违规现象发生的“三创一防”为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开创工作新局面,厅直属系统“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是切实加强了厅直系统党建工作。根据省委的要求,厅党组中心学习组全年共组织了七次集中学习活动。在厅直系统党员中开展了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肃纪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组织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厅直系统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厅直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按照省委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年初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无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并与机关各处室和厅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并在业务工作上加大了政务公开和制度建设的力度,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努力建立健全教育、自律、监督并重的反腐防腐体系和机制。经过一年的努力,厅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及直属单位领导干部中没有发现违纪违规的问题。
三是以行评为契机,加强和改进了全省科技系统的作风建设。省科技厅及全省科技系统是省委省政府列为2004年民主评议行风的评议对象之一。厅领导高度重视,把行评作为我们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努力改进工作,切实转变作风,提升科技服务经济能力的重要契机。按照省行评办的要求,经过宣传发动、自查自纠、集中评议和全面整改四个阶段的努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一是经过全省科技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在12个被评系统中,我厅取得了综合得分排名第三的好成绩,被省纠风办授予了民主评议行风合格单位。二是在整个行评过程中,我们通过调研、走访、开门纳谏、自查自纠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帮助我们找到了科技部门在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我们今后改进行风奠定了基础。三是始终立足整改,我们抓住科技与经济耦合度不高、县市科技工作薄弱等突出问题,以加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点,促进职能转变,全省科技系统作风建设呈现出新气象。
2004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全省科技战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科技工作仍然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很好的建立起来,科技的有效供给不足与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能力不强并存,科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不够明显。二是我省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减缓、带动作用减弱的问题已日渐突出,200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个百分点。三是相当一批县市科技工作力量薄弱,难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环境还不够优化,全省科技系统自身建设尤其是行政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对于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衔接“十一五”计划的基础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今年全省科技工作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我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体系,巩固、新建一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平台,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共建共享、流动开放、运行高效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不断提高我省原始创新能力。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条件和科技成果转移平台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共享。继续推进以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移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是进一步加快高新区建设,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以优势项目、特色基地和支柱产业为抓手,以提高创新与产业化能力为核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我省工业和经济中的比重,提升和优化全省经济的整体素质。加快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使其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
三是进一步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努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主线,以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把引导和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县(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主要着力点。深入推进县域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引导县(市)依靠科技提高县域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四是加强战略研究和长远规划。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总体框架下,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科技、经济竞争的新格局和市场经济发展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认真组织编制《湖北省“十一五”及201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找准湖北科技发展的定位,确立新时期湖北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凝炼一批重大科技发展项目。
五是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改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机制和环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面向市场的活力。继续改革和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和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技信用管理、专利管理等制度,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激情,形成尊重创新人才、鼓励创新行为、保护创新成果的社会氛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