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府网 ||邮箱|计划管理|工作后台 |登录|注册

2005年湖北省科技厅工作总结

2005年湖北省科技厅工作总结

2007-11-02 15:30 湖北省科技厅
索 引 号 011043145/2019-15808 分    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湖北省科技厅 发文日期 2013-09-23
文    号 有 效 性 有效

  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厅干部职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方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湖北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湖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持续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5年,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又有一批科技创新基地进入“国家队”,获得21张“国字牌”,分别是: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后投入使用),国家级科学研究中心1个(华农国家植物基因中心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后投入使用),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个(武汉华工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武汉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个(武汉青山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环院国家烟尘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物非临床研究基地1个(医工院湖北省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4家。此外,我省还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

  截至目前,我省共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共5个,湖北排名第二),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全国共161个,湖北排名第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科技部132个,湖北排名第六),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10个(全国153个,湖北排名第四),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基地8个(全国51个,湖北排名第四),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1个(全国109个,湖北排名第三),省级重点实验室4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个。湖北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已基本构成,在全国的优势和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实施中的参与度和显示度进一步提高。

  2005年,我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和经费支持再创历史新高,获准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项,获无偿资助经费ⅩⅩⅩ万元,比上年增长%。在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领域的项目竞争方面,我省有取得了新的突破。省科技厅组织的申报的“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对地观测数据―空间信息―地学知识的转化机理”、“原子频标物理与技术基础”三个项目获国家“973”计划立项,3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武汉大学龚健雅教授和中科院物理所高克林研究员,经费总额8100万元。湖北省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的成果共21项,是近几年来获国家奖励较多的一年。

  全省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全年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717项;全省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0件,比上年增长25.6%,我省专利申请量排名稳居全国前十强,列第9位;技术合同成交项,成交额50亿元,比上年增长7%。

  二、突出“第一要务”,加大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力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止跌回升

  坚持“培育成果源”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两个并重,抓好“项目、企业、基地建设”三个环节,着重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四大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意见》,2005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596.1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工业增加值533.9亿元,同比增长23.6%。比起前几年年均15%的增长态势,我省高新产业发展止跌回升,再次实现快速增长。截止2005年底,我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303家,其中销售收入过十亿的企业16家,过亿元的企业176家。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火炬计划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等,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生快长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做大做强。

  武汉凯迪股份、宜昌阳之光化成箔公司、楚源公司、波导随州公司等一批新兴龙头企业迅速扩张,东汽股份、武汉邮科院、广济药业等一批老牌重点骨干企业呈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1-9月武汉凯迪股份累计完成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53.8%;华工产业集团完成产值7.8亿元,同比增长30%;楚源集团完成工业产值20亿元,占石首高新园工业总产值的78%,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出口创汇4.87亿元。凡谷电子、多普达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2005年1-9月多普达生产手机12.8万部,完成产值5.41亿元,增长近1.6倍;光谷新光电完成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52.6%;凡谷电子完成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49.2%;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完成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38.5%;人福药业实现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65.1%,华强科技公司实现产值1.24亿元,增长101.6%。

  民营科技企业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对我省2200家民营科技企业统计,2004年度工业增加值118.49亿元;总收入6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9%,其中技术性收入达25.83亿元,比上年增长98.69%,占总收入的4.1%;净利润47.79亿元,比上年增长31.18%;出口创汇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3%;上缴税金3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2%。

  (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产业化基地作为一种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经济实体,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的集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005年我省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主要围绕省内的优势产业展开,结合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支柱产业作为依托重点。武汉青山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基地今年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后,全省共有8个特色产业基地,专业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我省几大优势领域,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这些基地全年共培育企业54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3家,重点骨干企业29家,实施各类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1项,基地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7.1亿元,工业增加值95.44亿元,上缴税金9.2亿元,净利润26.3亿元,出口创汇1.3亿美元。已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科技创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我厅首次设立专项对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给予支持。为进一步规范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管理,制订印发了《湖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办法》。我省的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均有新的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正在成为湖北科技工作的一个品牌和亮点。特别是一批颇具特色与影响的孵化器服务品牌正在形成,如东湖的“光谷创业街”、洪山的“孵化带”、荆州的创业园等。东湖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今年更是突飞猛进,园内规划建设的华科大、华师大、理工大等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已成规模,形成了一园多校、孵化与产业并举发展格局。南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2005年新引进注册企业20家,使园区企业达到170家。核心区技术工贸总收入可达25亿元,有机食品、生物农药等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并启动了企业中心二期工程,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园区种业、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及生物兽药等主导产业在全省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

  (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断推进。各高新区努力以优势项目引导产业发展,以优良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培育和壮大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1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高新产业总产值682.9亿元,同比增长27.21%,高新产业增加值223.9亿元,同比增长23.32%,分别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42.8%和41.9%。高新区在集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产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武汉东湖高新区面对全球光电子产业大调整的新形势,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光电子龙头企业牢牢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站稳了脚跟。2005年,东湖高新区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光纤光缆提高到50%,光电器件提高到40%,激光设备提高到50%,地理信息软件提高到60%。武汉有光电子及激光技术企业200多家,激光行业年产值达3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占全国的一半,成为我国激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全国共有四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激光企业,武汉占了三家,分别是武汉华工激光、武汉楚天激光、武汉团结激光。因此2005年6月6-8日,“2005国家激光技术及产业化研讨会”选择在武汉召开,包括许祖彦院士、洪茂椿院士,以及国家863计划新材料光电领域主题专家组等激光界著名专家,国内一批从事激光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作的大学、研究所及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宜昌高新区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基础电子材料,已成功引入5家化成箔生产企业,形成了2000万平方米的能力,成为全国重要电子材料生产基地。黄石高新区注重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涂镀板类新材料产业在该高新区的扎堆效应明显显现,有望在几年内形成百亿元以上产值,成为我国重要的涂镀板类新材料产业基地。

  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科技资源的整合与集聚、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取得进展。一是九市科技部门形成了互访制度。武汉市科技局与周边8市科技局展开了科技考察互访,形成了《武汉城市圈科技局合作协议》;东湖开发区与葛店开发区也通过高层互访,就“加快产业对接进程,加强政策研究,两区纳入统一规划,推进统一招商模式,发挥创业中心作用,加强科技交流和人才培养”等6个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达成了合作协议。二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建立了武汉城市圈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武汉城市圈人才库平台以及武汉城市圈科技成果库平台,将武汉与周边8市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加强了人才、成果、专利等信息的交流传递,推进了网上技术交易。

  三、重大专项实施进展顺利,科技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进一步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服务于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2005年按照突出重点,优势集成的原则,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1743项,总投资43.44亿元,财政科技投入63535万元。为提高我省特色领域的科技竞争力,增强科技工作在全社会的显示度和影响力,2005年,我们继续把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农产品加工、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电动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6大科技专项作为重点,提高项目集中度,加大项目投入的平均强度。在2005年的各类科技计划中,用于六大专项的经费8014万元,比例为59.1%。科技计划项目在催生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全省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业方面。2005年,我省的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动汽车、制造业信息化四大专项共62个子课题进展顺利,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其中,武汉邮科院承担的“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喇曼光纤放大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已全面完成课题目标,在产品的测试技术、设计方案方面均有特色创新,累计申请专利10项。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承担的“3-氰乙基二苯甲酮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形成了60吨/年的生产能力,05年新增产值1800万元,出口创汇250万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武汉理工光科股份公司承担的“光纤光栅传感监测系统”课题经专家鉴定,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已申请和授权国家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授权1项,签订合同总额近一亿元。制造业信息化专项在二维CAD、三维CAD、CAPP、PDM、数据库、数控装备等信息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成果64余项;建立省和武汉市示范企业175家;建立中介服务机构27家,技术支持机构29家;培训信息化人才近4万人。武汉、黄石两个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进行了项目总结验收。东风电动车公司承担的“东风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和“混合动力轿车”两个项目均通过了“863”电动汽车专项总体专家组的验收。东风混合动力轿车在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顺利通过安全性碰撞试验,成功实现了混合动力轿车“中华第一撞”。东风电动车公司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商业化销售的企业。在燃料电池的研发方面,武汉理工大学率先在国内研制出了实用化的复合型质子交换膜,突破了燃料电池核心组件CCM制备难题;东风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同开发的燃料电池轿车“楚天一号”通过了专家验收。

  ――农业方面。2005年,围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攻关,取得鉴定验收科技成果36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组合)18个,其中水稻新品种4个、油菜新品种8个,棉花新品种6个,2005年国家新审定的19个油菜新品种中,我省就有9个,占到全国的约半壁江山。大力推进星火富民工程实施,促进了农村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和科技兴农。农业专家大院、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等多元化创新服务机构发展到1170个,通过示范服务,带动230万农户增收,户均增收590元。开通了省级农技110信息服务热线,初步建成了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库。支持和认定的星火学校总数达到135个,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达22万人,实用技术培训80万人次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转移剩余劳动力培训任务。深入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促进了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初步形成了4套技术集成模式的操作规范,筛选并确定了鄂早18号等适应各示范区的6个优良的主导品种;在武穴大金镇核心试验区实施的双季稻超高产攻关,创造了湖北早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改写了湖北早稻单产不能过600公斤的历史。试验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区”共增加水稻产量18万吨,增加效益2.28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按照“有区域特色、有科技含量、有龙头企业、有产业规模”的发展原则深入开展大别山科技致富工程,加快了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

  ――社会发展方面。一是集中力量抓好生物技术与新医药重大专项的实施,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武汉金海潮科技公司承担的“螺威TDS植物灭螺剂开发”项目,已顺利完成了实验室全部研究工作和大田实验。核黄素废水的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天然气连续法生产甘氨酸的研究与开发、花生四烯酸纯化研究、抗病毒药物开发等已完成了研发工作,进入了产业化建设阶段;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承担的无细胞百白陂疫苗项目已完成中试研究投入生产,0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全省已有茯苓、玄参等三个药材基地通过国家药监局GAP认证专家审评,党参、黄连、麦冬等三个基地完成了GAP认证申报工作。2005年武汉健民药业集团与黄冈市英山县达成了投资2400万元建设茯苓药材基地的合作协议,目前已到位500万元。武汉惠涛公司、湖北经大公司、北京同仁堂公司、湖北施恩堂药业公司、湖北地道药材公司、李时珍药业集团等纷纷追加药材基地建设投资,新增建设药材基地8处,涉及药材品种6个。全年培训技术骨干和药农超过1万人次,新技术辐射推广面积10万多亩。药材基地的建设与新技术的推广,使广大药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2005年纳入重点支持和关注的20家医药骨干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53亿元,利税8.5亿元,投入科研经费23940万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4%、11%和15%,骨干企业对全省医药产业的支撑以及对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二是积极培育环保产业,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青山国家环保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建成了“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孵化器平台建设完善”的专业园区。2005年引进企业14家,注册资金1900万元,实际投资3000多万元。启动在建项目8个,总投资2.7亿元。截至目前,基地内专、兼营环保产业企业已达230多家。预计年实现产值4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6%,利税3.1亿元,同比增长14%。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的重大科技攻关取得积极进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武汉市汉阳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已全面完成攻关目标任务,通过国家验收。专项实施期间集成研发出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水环境质量改善新技术,申报10项专利,制定了一项技术标准(《城市面源污染监测技术指导》),形成了一套用于城市水环境治理、管理及长效运行的新机制,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2005年,仙桃市申请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现场考察。神农架林区正式成为省级实验区。三是有效地组织开展了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研究,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恶性肿瘤三维适型放射治疗、脑血管病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技术及应用研究等项目成果已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相当多的病人从中受益。

  四、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和创新,科技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一)、集思广益,科学编制湖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我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自2004年12月21日启动以来,在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先后设立了规划办公室,成立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开设“‘十一五’科技规划”专题网站,制定了《“湖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编制工作管理办法》和《“湖北省科技规划办”办公事工作规则》。规划研究和编制过程中采取了“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工作方式,充分调动了行业主管部门和地区参与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了科技、经济、管理、社会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安排适度合理,分工具体明确,工作高效有序,最终形成了《湖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共3万多字,分为六个部分:分析了湖北科技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明确了湖北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提出了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强调了积极开展基础研究,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阐明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方法;提出了解决我省在科技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政策和措施。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纲要(草案)》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二)、着眼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启动“五个一百工程”的实施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2005年开始组织实施“五个一百工程”。在全省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服务,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依靠科技进步做大做强,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为了选择好需要重点跟踪服务的企业,专门研究制定了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经过评审,首批批准了100家“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7家“重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企业”、100家“科技重点服务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和“2006年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项。为及时了解“五个一百”工程相关企业的基本情况、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等信息,确保预期工作目标的实现,建设了“五个一百”工程综合信息数据库。

  (三)、继续推行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招投标,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2005年上半年,我们在各业务处室推荐的基础上选取了8个2005年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面向全国招标。2005年下半年,我们按照将有限的科技资源与湖北省经济科技的实际发展情况紧密的结合,以产业现实的科技需求为计划制定的基础和导向的原则,在认真编制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广泛征求省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136个重大和重点科技攻关招标项目公开招标。为了体现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委托武汉科技评估中心作为评标代理机构组织来自全国的专家进行评标、评审,采用了同行评议的方式对这些项目进行评价。针对过去的项目评审过程中,出现泄露专家名单,被评单位私下接触评审专家,影响评审结果的公正性问题,只确定专家选择的原则,不参与、不干预招标代理机构具体的专家遴选工作。尽管此次评标(评审)的项目多、领域广,评审专家更是达到空前规模的239人,但完全避免了被评单位及评审组织者对评审专家的影响,确保评审专家不受任何干扰、独立地提出评审意见,在评审专家、被评单位中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四)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结合,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是不断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奖励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作出突出贡献、为我省经济建设建功立业的单位和个人。2005年,我省共评选出突出贡献奖1名(郑守仁),自然科学奖37项,技术发明奖21项,科技进步奖209项,科技成果推广奖16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7家。

  二是不断完善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2005年重点围绕基地建设、环境建设、推广体系建设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在探索和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利用技术市场机制和产业计划引导推动重大成果转化,延长传统产业链条和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组织实施省级创新基金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基金,大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2005年共下达省级创新基金计划项,安排创新基金万元。争取国家创新基金计划项,创新基金万元,是十五以来最多的一年。

  (五)、整合资源,推进共享,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一是率先实现跨系统信息资源集成,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取得明显进展。省信息院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心)华中分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示范工程顺利建成,省信息院与中国教育网(CERNET)华中地区中心的光纤汇接互联,打通了两网间的通道瓶颈,将因体制关系平行发展互不相联的网络系统联成“一个系统”。

  二是推动大型仪器跨越式发展,区域联盟初显雏形。联合北京、上海、江苏、陕西等十二个省市发起并签署“推进区域科技条件共享战略合作倡议”;积极联络周围兄弟省,与江西、湖南、河南等省就成立“华中地区大型仪器协作共用战略联盟”达成初步意向,并联合四省向国家申报了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大型仪器协作共用”专项,初步通过评审。区域性的开放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将有效改善区域内的创新环境,增强区域的持续发展能力。“武汉地区大型仪器协作共用”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华中科教器材信息网”进一步完善。

  三是专业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为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专业技术创新有新突破,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掌握、利用和贡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能力创造条件,根据省委安排的任务,启动了光电子产品、软件行业的检测服务平台建设筹建工作。

  (六)、省属转制科研院所的改革工作进展明显。

  针对省属应用型科研院所改革发展不平衡,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现有的政策执行和落实难,对改革的认识有差距等问题,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省属转制科研院所座谈会,建议省政府召开了省长办公会,由于准备较充分,大部分政策问题得以解决。2005年争取省政府发出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省属开发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通知》(鄂政办发〔2005〕127号)。“通知”对各转制院所主管部门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有关优惠政策和工作程序。由于我们优先考虑院所的利益,积极争取政策,并协调落实政策,工作较平稳、有序,几乎没有院所职工因改制不成功而上访。

  (七)、继续巩固和发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扩大科技对外开放。

  2005年,省科技厅共审批派出科技考察、培训、交流等团组共97批,601人次。邀请国外专家来鄂交流访问、考察洽谈、参展参会等115批184人次。较好地促进了全省对外开放健康发展。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以项目为纽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结合我省实际,积极争取和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组织申报中法、中俄、中意、中克(罗地亚)、中南(非)、中日、中波、中巴(基斯坦)、中泰等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30多项,其中15个项目被列入与外国政府间科技合作交流计划。国外优良园艺作物新品种引进与开发利用及其工程中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新引进瓜菜品种资源288份,已累计引进瓜菜品种资源达1983份。西瓜“新黑蜜”、缸豆201和龙纹豆等3个品种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亚太传统医药网项目的实施继续扩大了影响和成效。开发建立起APTMNET主站,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站信息资源建设与功能开发,传统医药资源、医药企业、传统验方、中医药专利、科技文献等十余个专业数据库已有相当的规模。参与组织由国务院侨办、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武汉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8月7-9日举办的“’2004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成果报告暨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达成签约项目121个,总投资30多亿元人民币。组织参加由省政府举办的2005“香港湖北周”活动。

  (八)科技工作和科技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改善。

  一是积极推进科技法制建设。我省是全国继北京市后第二个对实验动物工作进行地方立法的省(市),《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05年10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在开展深入调研并参考兄弟省市有关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意见》。同时通过对高新区进行动态管理和考评、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财政专项扶持,把《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科普工作。据统计,在第五届全国科技周期间,全省共开展各类活动300多项,发放各类科普画册、资料、图书等120多万份(册),咨询20多万人次,义诊2万多人次,展出各类科普展板3800多块,为群众义诊2万多人次,赠送电脑、药品等各类物资50多万元,播放科教影视片400多场次,举办科技报告会、科普讲座440多场次,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200多个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植物园、气象、地震台(站)、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全省直接参与科技周活动的群众达800万人次。组织撰写了《人流感与禽流感》科普著作。

  三科技宣传力度加大,提高了科技工作的知晓率和显示度。2005年向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报送信息200多条,采用100条次左右,是上年度的四倍。尤其是科技部采用量极大提高,共采用80多条,达到历年来最高水平。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坚持常规宣传与专题采访报道相结合,增强了宣传效果。除了对我省科技活动和动态进行宣传外,在深度报道方面也有所突破,我们在《湖北日报》、《科技日报》组织了六次专版,针对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电动汽车、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版解读,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附件:

 已阅 5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