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府网 |邮箱|计划管理|工作后台 |自科基金验收入口 |登录|注册

省科技厅年度计划完成情况(1-10月)

省科技厅年度计划完成情况(1-10月)

2007-11-09 15:54 湖北省科技厅
索 引 号 011043145/2019-15815 分    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湖北省科技厅 发文日期 2013-09-23
文    号 有 效 性 有效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改革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和“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支撑和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型湖北建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推进科技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各项工作进展良好,预计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可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24.9亿元,已完成全年目标(800亿元)的78%;13个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66.13亿元,也已完成了全年目标(340亿元)的78%;武汉海关统计的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0.1541亿美元,已完成全年目标(11.74亿元)的86.5%。截至目前,已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810项,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650项的目标。拟新建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已完成专家评审,年底前将正式下达立项文件。

  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今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按照创新驱动、重点跨越、产业聚集、规模发展的要求,以实施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前三季度,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921亿元,同比增长24.49%;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24.9亿元,同比增长24.15%,预计全年可实现840亿元,同比增长23.2%;全省高新产业实现利税178.24亿元,同比增长24.4%;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10.1541亿美元(武汉海关统计),同比增长50.8%,占全省出口总额17.5%。

  高新技术特色和支柱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三大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增加值160.74亿元、204.76亿元和1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91%、25.2%和36.8%,利税增幅分别为39.1%、29.5%和37.4%,三大产业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增速减缓,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只有12%和17.7%。

  高新区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前三季度,全省13个高新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531.4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800.3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66.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22.7%和23.4%。各高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上都下大力气。前三季度,13个高新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82亿元,同比增长58.8%。中芯国际、富士康基地、宜昌南玻高纯硅材料、三新磷化工年产40万吨窑法磷酸、襄樊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黄石黄金山科技园,十堰高新区内温州工业园、湖北世纪中远工业园、东风渝安工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良好。

  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省科技厅重点支持的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统计90家)1-8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65.85亿元,销售收入249.56亿元,产品出口交货值44.85亿元,上缴税收15.74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7.82%、33.49%、48.30%、34.90%,均高于全省高新产业发展的平均水平。

  (二)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服务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新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10月,共鉴定农产品加工、农业动植物繁养技术、生物质能利用等新技术新成果26项(已完成全年目标30项87%),其中:在育种方面,选育审(认)定水稻、棉花、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1个,湖北大学今年新育成的两优42、两优25杂交早稻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稻谷标准;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开发了萌芽米、留胚米、清亮米酒、调理回鱼片、莲藕保鲜剂和魔芋抗菌调理洁肤棉等一批新产品;在促进农产品安全方面,开发了一批兽药鱼药生产新工艺新产品,武汉工程大学、武穴市龙翔药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非光气法生产妥曲珠利中试工艺”“?喹酸合成新工艺”和华中农业大学开发的“喹赛多”及其合成工艺达到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继生物柴油技术后,在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和户用秸秆气化技术研究开发取得新的进展。

  继续组织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点开展优质高产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水稻轻简高效模式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高寒山区地膜水稻覆盖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在全省随州、武穴、沙洋和房县等13个县市共建立核心区10万亩,示范区130多万亩,技术辐射面积1000万亩。

  支持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加快发展。今年选择了24家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承担省科技攻关项目,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并正在组织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参与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要求,重点联系了武汉新华扬生物有限公司等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化科技新成果方面进行重点支持。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企业承担的省重大科技转化专项项目进展顺利,在促进企业发展上取得较好效果。2007年9月11日,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发布“2007年中国名牌”公告,我省农产品实现“零”的突破,5个产品榜上有名,其中3个就是省重大科技转化专项支持的企业获得的,分别是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的“国宝牌”大米、福娃集团有限公司的“福娃牌”大米和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荆楚牌”水稻种子。

  继续推进星火富民工程。一是加强湖北新农村科技培训网和星火科技学校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与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今年以来共完成农村实用技术与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19万人次,多媒体课件在线观看人次突破5万次。二是组织实施农转资金项目,争取国家立项17项,国家资助资金940万元;省级立项25项,资助资金600万元,促进了一批农业新成果在我省的转化应用。三是实施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启动了21个县、10个乡镇、21个村作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其中有2个乡镇、4个村成为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的科技示范点。四是推进武汉国家农业园区发展,在园区招商引资,示范基地建设管理、企业孵化、强化协调服务、促进成果转化和宣传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园区核心区技工贸总收入达30亿元。五是推进大别山科技扶贫工作,促进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推进科技致富示范村建设,组织了大规模的科技下乡活动。六是积极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进一步扩充了全省农技110热线咨询专家队伍,巩固完善全省300个基层科技信息站和1000个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点,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农技110直接服务农户达到140万户,农技110网站点击率达到200万次。

  (三)加强人口健康、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湖北建设。

  进一步加强了生物技术与医药卫生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紧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发展和重大产品培育,以新药开发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为重点,组织实施血吸虫等重大疾病防治新技术及新方法研究、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新型化学药物开发与关键合成工艺创新研究、现代释药技术研究与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开发,重点抓了“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吸附百白破乙肝联合疫苗的产业化及关键技术开发”、“体外培育牛黄开发及其产业化”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组织开展了省级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建设有关调研和申报工作。继续推进GAP基地建设,目前湖北贝母、五鹤续断、恩施紫油厚朴、来凤半夏四个基地的环境检测和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已经全部完成,各基地环境质量均达到中药材GAP基地质量要求,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国家GAP现场认证。

  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领域的科技难题。今年上半年,在省级科技计划中共安排资源和环境领域的科研项目47项,投入经费达905万元。以烟气污染及水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加大了对国家工业烟气除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黄姜皂素循环经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支持力度。组织电站脱硫工程技术中心和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重点开展了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及工程示范,我厅积极与十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就采用黄姜皂素“直接分离法”技术的三家企业检测工作进行了商议和协调,完成“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技术”专题报告并报省政府,同时组织专家就黄姜皂素清洁生产项目多次向科技部和南水北调办等部门汇报,目前,科技部与国家南水北调办已将此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研究经费800万元。同时还在防灾减灾、公共安全、文化体育等领域大力开展科技攻关与应用,引导和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将仙桃的“人工湿地内水生植物优选及应用”项目、汉阳区的“武汉新区新建小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工程示范”项目、神农架林区的“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工艺与设备研究”项目、江岸区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列为今年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会同省公安厅制定“湖北省科技强警示范县(市、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努力推动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

  (四)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决定》和《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

  一是强化部门分工协作,推动出台落实《决定》的配套政策。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鄂发〔2006〕8号)。为把建设创新型湖北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把协调落实《决定》的配套政策作为今年全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今年上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动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协调各部门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经过多次协调和征求意见,我厅代拟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责任分工方案》,已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4月22日正式印发(鄂办发〔2007〕15号)。目前,省直各相关部门正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认真研究制定落实《决定》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二是加强年度计划与发展规划衔接,认真编制年度科技计划。积极与省财政部门协商,落实了2007年度省级科技三项费增长额度和电动汽车专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的财政预算,省科技厅掌握的经费总额达到了27913万元,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年度计划提供了资金保障。根据《湖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2007年度第一批省科技攻关计划等科技计划共安排项目1024项,安排资金10124万元;组织提出了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计划指南项目32项,第二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8项,预计安排资金11270万元,组织项目申报工作,11月中旬提出项目计划,报省政府批准。积极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工作,改变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形式,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征集项目建议,并做到常年受理;组建了12个技术领域专家组,凝练研究开发内容和主要考核目标,编制项目指南;发布项目指南,组织申报项目;在此基础上,11月初将组织专家评审,选择最佳承担单位。加快“一网两库”建设,建立并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了从项目申报、立项到评审、验收的过程网络化管理,今年科技成果奖励初评全部实现网上评审。建立了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责任机制,推行了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考核制度。

  三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并加力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资源整合和形成体系,在面向产业化类的项目承担单位的选择上,基本实现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五个一百”工程企业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比例大大提高,今年将超过1亿元。为进一步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今年上半年,我厅组织起草了《湖北省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将联合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总工会等部门,共同推进“五个一百工程”的深入实施。今年上半年,我们还制定了《湖北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正式启动了试点工作,首批30家试点企业近期将确定,试点的技术开发费经有关部门认定后,可按150%抵扣应纳税额。发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经过省级创新基金项目的培育支持,我省今年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共有99个项目获准立项,获资助金额共计5879万元,居全国第5位。

  四是加强资源整合,加快推进科技条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今年年初,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主网站和华中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网站正式开通,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武汉服务站、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中心、湖北省光电测试技术服务中心和湖北省软件技术开发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揭牌。上半年,我们在已搭建的平台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加紧组织平台功能系统开发,加强平台制度建设,督促平台依托单位开放资源,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

  五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口对外开放,推进重点科技领域和项目的国际合作。本着扩大全省科技口对外开放和为科技人员服务的宗旨,认真做好科技系统出国任务和来华邀请审批工作,严格管理,热情服务,树立全新的政府窗口形象。今年截至目前,已审批科技口人员因公出国(境)共68批,415人次,22个国家和地区。办理邀请外宾来鄂访问签证函158批件,204人。组织申报了近20批国家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0多项,2007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备选项目59项,安排省级本年度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37个。组团赴俄罗斯参加莫斯科2007国际光子展,启动了中意能源环境便捷基金支持的武汉城市废气油再生转化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项目,组织兴办了两期国际培训班,参与组织承办了“2007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等大型对外交流活动。

  六是积极推动省部工作会商制度的落实,努力争取科技部对湖北发展的支持。自去年9月科技部与我省建立部省工作会商制度以来,双方开展了务实有效的合作。按照合作框架协议,六个方面的合作全面启动,一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落户湖北。今年上半年,我省选取了鄂西典型高磷赤铁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工业激光器及其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长江中游水体农业特色水产品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人用重大传染病疫苗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魔芋组培良种工厂化及标准化繁供体系建设、中低品位胶磷矿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等6个关系湖北区域发展的项目申报国家科技计划。6月20日罗清泉省长还亲赴北京,就部省会商有关项目落实问题与科技部万钢部长进行了会商。目前,该6个项目已获科技部批准立项,获国家经费1.55亿元,位于全国各省市前列。此外,我省还争取国家973计划项目5项,总经费1.3亿元;国家973计划前期专项4项,总经费340万元。

  七是进一步加强市县科技工作。今年是科技部确定的科技进步考核年,以此为契机,省科技厅组织考核专家组分赴各市州和部分县(市、区),对各地2005―2006年度科技进步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对各地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进行了检查和推动。从考核的情况来看,近两年来,各地普遍加大了对科技工作领导和投入力度,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开拓思路,强化措施,工作成效显著,在推动区域科技进步与创新、引导和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市、县科技工作联动进一步加强,更加注重调动和发挥市县的积极性。在计划执行和项目管理上更多地发挥地方和企业的作用。项目立项充分听取地方的意见,广泛征集市县企业的科技需求。省级科技计划进一步增加向市县的支持力度,对于有明确产品目标或面向产业发展的项目,要求由市县企业牵头或参与组织实施。今年首批争取纳入部省合作的6个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就有4个项目在市县组织实施。

  八是加强科普和科技宣传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湖北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组织举办了全省2007年科技活动周,全省有3300多个部门、单位参与了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多万份(册),科技下乡499次,举行科技报告会400多场、各类培训班769期,科技咨询34万人次,开放各级各类科普基地200多个,全省约有500多万公众参与科技周,其中参与第二届湖北农技110推广周的农民突破百万人次。积极组织动员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我厅会同湖北电视卫星频道在《湖北新闻联播》栏目中推出了“创新引领未来”系列采访报道活动;会同湖北日报社组织开展了《创新支撑发展》主题(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充分利用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大力宣传国家、省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和各类典型。

  九是加强厅机关内部管理,进一步推进科技管理部门作风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在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进机关内部管理和作风建设,大力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文明机关、节约型机关、和谐机关活动,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今年,我厅连续第3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