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府网 |邮箱|计划管理|工作后台 |自科基金验收入口 |登录|注册

2015年全省科技重点工作情况通报

2015年全省科技重点工作情况通报

2016-08-22 17:14 湖北省科技厅
索 引 号 011043145/2019-15822 分    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湖北省科技厅 发文日期 2016-08-22
文    号 有 效 性 有效

  2015年,全省科技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将湖北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这条主线,加强上下联动,有序整合资源,合力推进“一项建设”和“三大工程”实施,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028.94亿元,同比增长12.98%;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30亿元,同比增长38%,以较大优势保持中部第一并跃居全国第二;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64家,稳居中部第一,确保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全面做好“十三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创新驱动发展环境

  1.全省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设计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改革创新部署,推动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推出八个方面28项具体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全省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设计。加强创新发展法制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已于2015年3月1日起实施,《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草案)》已通过省人大一审,有望在2016年颁布实施。我省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2月下旬,科技部专家组对我省工作方案进行了专题论证,翻开了我省创新发展新的一页。

  2.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围绕加强省级财政科技资金和项目管理、开放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建立科技报告制度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了《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研发活动的意见》(简称“新九条”)、“科技创业十条”等17项专项改革政策, 7项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形式出台。其中,“新九条”明确提出“改革企业委托研发项目经费管理方式”、“将科研人员劳务费用比例提高到50%-70%”、“实行高校院所职称评定与服务企业挂钩”等9条改革举措,切中弊端、含金量高,解除了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后顾之忧,广受关注和欢迎。

  3.积极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成为各地的共同行动。武汉市被纳入国家全面改革创新示范区,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城市;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首个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区;宜昌市出台《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两项新的政策措施;孝感市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动力跨越加快建设创新城市的意见》,形成“1+2+N”政策体系,并积极探索试行科技创新券;荆门市出台《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天门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等。

  二、大力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进一步释放了科技支撑发展的潜力

  1.加强总体设计和统筹推进。凝聚全省科技系统的共识和力量,制定《全省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湖北省“科技十条”等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副省长郭生练亲自出席工程启动大会,亲自作动员部署。与此同时,以国家在鄂布局建设技术转移中部中心为契机,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襄阳、宜昌两个区域技术转移分中心建设陆续启动, 5个线上平台和1个实体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集成果供需信息发布、中介撮合和科技金融对接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科惠网已完成一期开发并上线试运行。

  2.建立全省系统上下联动推进机制。探索建立了科技系统、高校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投资机构参与的“五方协作联动机制”。尤其是全省科技系统自我加压,积极发挥自身的力量和主力军作用,以目标责任制为抓手,省市县层层分解责任目标,厅机关处室按照“目标合一、责任共担”的要求,与对口市县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完善转化业绩月报督导制度,经常性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形成了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合力促转化的工作局面。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省科技系统共组织推进了1194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市县得到转移转化,其中,49项重大科技成果首次在省内实现商业化转化应用。

  3.各地探索工作方法创新取得新经验。黄冈市把科技成果转化与市校合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纳入县市区和科室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内容,对进展情况实行月通报,月排序,月督查,全市全年完成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9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3.82亿元。荆门市实行一名市委常委、副市长,带领一个部门,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对接一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个合作平台,推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六个一”工作机制。鄂州市将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列为“一号工程”,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与全市各区重点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了“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每月定期进行调研走访、政策宣传、技术需求征集等。

  三、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进一步发展壮大了企业主体规模

  1.进一步优化科技创业政策环境。紧紧围绕新常态下打造经济新引擎的新要求,抢抓国家大力推进“双创”发展的政策契机,推进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发展众创空间大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整合人社、教育、工商、税务等多部门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资源,推出了34条政策举措,着力打造更优的“双创”政策环境。制定《省科技厅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创业的十条意见》,围绕建设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平台、优化科技创业金融环境、建立健全科技创业牵引服务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优化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

  2.进一步加大科技创业与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核心载体作用,改革省级科技平台建设经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金的分配方式,积极推动资金、项目、人才等创新资源向创业一线聚集。以开展“3A孵化器”评选为导向,着力引导孵化器加强孵化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实施“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计划”,新扶持200个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积极营造创新创业范围,在全省多地推广复制武汉“青桐汇”模式,共举办活动26场、路演项目100多项。成功举办了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赛、光谷黑马大赛等对接展示活动,5个项目闯入全国性大赛决赛,创历年最好成绩,10个项目获得创投机构直接投资2.1亿元。截止2015年底,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300家,其中,省级以上孵化器93家,国家级孵化器46家,3A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以创业咖啡为代表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众创空间)80家。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年新增在孵科技企业3000多家,总数达到16000多家。

  3.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坚持服务导向, 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法,进一步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效率。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实现突破性发展,新增864家,总数突破3300家,申报和认定数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稳居中部第一。积极争取财税部门的支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全年共有1052家高企享受了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较上年度增加119家,减免总额34.82亿元,较上年增加3.22亿元。

  4.进一步优化科技创业企业融资环境。积极发挥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不断优化科技创业融资环境。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增至6.76亿元,截至目前,已参股设立各类创投(天使)基金17支,基金总规模达37.64亿元,完成投资168项,投资总额19.1亿元,实现了9倍的杠杆放大;省创投引导基金参与发起设立的省科创天使基金和武汉市科创天使基金,基金注册总规模达3亿元,主要投资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在孵的科技企业和大学生创业企业,目前已完成投资44项,投资额1.01亿元。积极引导市县与社会资本合作发起设立新基金,省创投引导基金先后参股黄石、荆州、宜昌、鄂州、天门等地发起设立创投基金10余支,累计出资超过2亿元。全省市县财政性创投引导基金总规模超过110亿元;登记股权投资类企业已超过800家,注册资本规模超过600亿元。

  四、着力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极培育,进一步增强了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度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中运用50%以上财政科技资金,重点聚焦激光、装备制造、粮棉、畜禽、磷化工等优势产业链,统筹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着力加强产业链整体联动创新发展,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导航、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如:武汉邮科院成功实现了200Tbit/s超大容量波分复用及模分复用的光传输系统实验,为破解“互联网+”时代光通信容量危机提供了解决途径;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40纳米高精度消费类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各项指标媲美国际顶尖产品,改变了我国GPS战略资源与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成功实现量产;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金属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功率密度达到2.7kW/L,接近国际顶级水平,有望实现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的商用化应用。2015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2.高新区建设实现新跨越。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瞄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优化政务环境,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对周边高新区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实现了产业创新发展和政策环境优化双丰收。随州、仙桃两家高新区携手晋级为国家高新区,红安、通城开发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使我省国家级高新区增加到7家,跃居中部第一,省级以上高新区扩容到27个。同时,扎实推进咸宁、黄冈、黄石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咸宁、黄冈创建规划顺利通过了省级评估咨询,做好了迎接国家专家组论证的前期准备。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25个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6468亿元,同比增长10.29%;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08亿元,同比增长13.07%。

  3.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高度重视农业源头科技创新,全年支持专用、优质、高产、多抗等优良品种选育70多个,开发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80多项;组织开展了大棚辣椒高效安全生产、有机物当道茶高效栽培、北缘柑橘产区生态果园建设、黄桑鱼“全雄1号”高效健康养殖等新技术、新模式攻关与推广应用,发展了循环、立体、生态、轻简降耗等种养模式;组织开展了病虫害(疫病)防控、新型农机装备以及农产品净身加工研究。经过几年的不断创新积累,我省农作物品种由原来的5-8年更换一次缩短为3-5年更换一次,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十一五”末的1.25:1上升到2.45: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继武汉、仙桃、荆州、潜江之后,荆门、十堰两家农业科技园区晋级国家队,黄石、宜昌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江汉平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在全国率先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在全省形成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共同带动农业创新发展的良好布局。

  4.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惠及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以智慧医疗、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人口健康、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民生科技创新跨越发展。依托光谷生物城建设的湖北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建设正式启动,形成健康管理与大数据平台,医疗服务与康复平台,医药类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等三大平台,为“医、教、研、康”四位一体的医疗健康产业链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文明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向社会发布生态文明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98项,生态效益相关指标被纳入科技成果奖励评价机制。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有力支撑了全省生物产业加速发展,光谷生物城在全国108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中综合排名位列第二,武汉人福的“美索舒利S6”、武汉兰丁的自动细胞DNA检测分析仪、华大基因的第二代国产基因测序仪产品等一批创新产品成功进入国内外市场。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华中科技大学成为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路线图的重要制定者之一;武汉景弘科技生态修复技术为武汉园博会核心用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神农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顺利通过验收,罗田县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正式通过论证,宜昌市点军区、谷城县两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专家评审考察。

  五、着力加强创新支撑平台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创新发展条件

  1.支持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优势科技资源,采取前资助、后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新支持建设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地质环境资源等2家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达到11家。推进新组建专用汽车、光谷机器人、黄姜清洁生产、食品安全、生物药、化学药、生物制造等7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到42家。

  2.支持建设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修订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管理办法,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创新基础、创新需求的不同,重点依托行业或领域中的龙头骨干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建设的研发机构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的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着力建设层次科学、分工合理、覆盖面广的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对18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67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进行绩效评价,对评价优秀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给后补助奖励,新受理142家工程中心和60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认定申请。截至目前,全省企业共建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4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02家。

  3.支持建设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明确将在鄂高校、院所、国有企业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纳入开放共享范围,鼓励民营仪器设备参与开放共享,通过对“提供方”和“使用方”实行 “双向补贴”政策,激发仪器设备供需双方共建共享。2015年,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新增入网仪器设备444台(套),新增检测类别175个,平台入网仪器达到7773台,检查服务项目33190项;向省内158家企业发放研发测试补贴1009万元;省科技文献信息平台终端用户由上年的9000家发展到30000余家,全年提供文献查询2800万次、文献下载842.4万篇,分别较上年提升246%和39.6%。

  4.支持建设知识创新平台。新获批4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力弥补了企业基础研究力量薄弱的短板。全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到28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149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我省新增“两院”院士8人,院士总数增至71人(次);15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全省科技人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228项,总经费10.4亿元,创历史最高,排名全国第5;获国家科技奖励27项,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六、多层次开展对外科技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我省创新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1.建成全省对外综合服务与创新平台。正式开通运行湖北省对外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国际先进技术供给库和国际合作渠道库,涵盖欧美、俄罗斯等国家的最新先进技术供给近600项,汇集我省国际科技合作渠道专家300多名,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国外友好机构,实现了我省国际科技合作资源首次全面信息化,将高效地服务全省科研单位、科技企业、研究人员开展国际合作创新。

  2.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开放湖北”战略取得新进展。充分利用“中博会”、“华创会”等重大活动,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技术转移。协助在旧金山设立华创会分会场,推动“光谷-硅谷”合作平台建设,签订了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海外高科技离岸人才引进等多项协议,直接引进了高技术人才20人。推动“长江经济带-伏尔加河”两河流域合作平台建设,组织东湖高新区、激光行业协会、中俄技术转移中心赴俄参加“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暨俄中高技术与创新合作圆桌会议”,深入推进激光在天然气行业的应用合作。成功开辟对非、对泰国际科技合作新领域,促成我省与泰国联合组建鄂泰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与肯尼亚共建“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湖北省农科院在莫桑比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3.科技兴贸服务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积极引导企业围绕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全力支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主动组织优势龙头企业走出去,扩大湖北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力,省种子集团充分发挥种业科技优势,大力推进“楚国种、天下用”,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厄瓜多尔等“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合资公司等国际化运营模式,为带动我国特别是湖北农资、农机等产品“走出去”,湖北武汉打造“中国种都”及我国农业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汉川康欣木业公司与德国合作开发的世界首条COSB高强度定向结构板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据统计,全省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

附件:

 已阅 14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