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府网 ||邮箱|计划管理|工作后台 |登录|注册

关于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第2023031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第20230312号提案的答复

2023-09-08 16:28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索 引 号 011043145/2023-24543 分    类 科技
发布机构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发文日期 2023-07-04
文    号 有 效 性 有效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关于发挥民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培育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深入分析了我省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不够充分的问题,系统提出了提升我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具体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省科技厅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结合省科技计划项目年度申报指南制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等工作,深入高德红外、小米科技、华星光电等龙头民营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调研,进一步掌握了我省创新主体相关情况,听取了相关专家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省委组织部、省经信厅、省财政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意见,形成了对提案的具体办理意见。

一、主要工作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3月6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近年来,全省科技系统大力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147家(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同比增长38%;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万家(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同比增长69%;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增长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湖北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高端人才数量等系列创新指标稳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区域科技创新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一)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针对目前企业研发投入不多、科技创新平台效能不高、科研人员激励不精准等痛点,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重点围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全链条,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购买先进技术成果等科研活动,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支持。进一步推行认定服务便利化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的措施》,实行认定申报全天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实行线上全时受理、线下即时受理;促进企业申报一网通。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理,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评审和上报备案线上服务,实现电子材料申报、审核和上报;推动认定工作一站式。建立省财政、税务、发改等部门参与的省大数据能力平台,实行企业法人、税收征管、安全生产、环保等认定工作所需数据信息共享,做到一窗受理、部门联办。

(二)实施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培育民营企业创新主体。在走访调研人福医药、三环集团等民营头部企业,及襄阳、宜昌等重点区域的基础上,开展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力争骨干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湖北梯队。2022、2023连续两年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百强评选活动,抢占产业创新制高点。11家科技领军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3席(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中民营企业占据28席,占比近30%。印发实施《湖北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2023-2025年)》,包含“育种计划”“蹲苗计划”“成林计划”“参天计划”四类计划共20条支持举措,着力打造生机勃勃的“科创企业森林”。其中榜单评选重点面向民营市场主体倾斜,2022年评选驼鹿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5家、瞪羚企业284家,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

(三)发挥项目牵引作用,持续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围绕我省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瞄准产业技术创新主攻方向,突出企业主体,组织实施省级技术创新计划项目,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民营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一批重大产品。2022年,全年共立项支持5个重大科技项目和近300项重点研发项目,经费2.4995亿元,其中70%的项目由省内企业牵头或参与,近1/3为民营企业。同时,为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组织开展助企纾困项目,支持项目160项,经费8000万元,89%为民营企业2022年武汉瑞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国创科光电装备有限公司、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先后承担了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尖刀”技术攻关。

(四)加大平台统筹布局,持续推进企业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支持长飞光纤等企业参建国家智能建造及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骆驼集团、微特技术、小米科技、科前生物、武汉信安珞珈科技等省内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参与湖北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共创云”,与湖南、江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入驻服务机构超2000家,完成服务订单超亿元。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未来产业科技园、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2家,总数跃居全国第5;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8家,总数跃居全国第7;新备案72家省级星创天地。

(五)加大融资服务力度,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会同人行武汉分行等部门出台金融助企纾困22条措施,全力推动信贷投放增量扩面提质,2022年全省各项贷款余额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量居中部第2;全省普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各项贷款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普惠小微新增贷款户数是去年的两倍;金融机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6%,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处于最低位;通过开展金融早春行等政银企对接活动,累计完成信贷投放近9000亿元。金融助企纾困成效显著,“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帮扶企业34056个,纾困金额达2327.38亿元;全省融资担保在保余额2271.1亿元,同比增长22.3%,累计减免担保、再担保费超过3亿元。

(六)强化培育指导力度,全力打通企业上市堵点难点。制定出台推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措施,大力实施资本市场建设“楚天行动”,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后备资源培育机制、包保联系机制、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周跟踪月报告季通报年考核机制,会同省财政厅修订企业上市分阶段奖励办法,将北交所上市企业纳入奖励范畴,额度由原来的4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并增加了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再融资最高300万元奖励条款,有效激发企业上市内生动力。2022年,全省新增上市公司和过会过审企业21家,其中民营企业19家,占比90%。截至4月11日,我省3家民营企业成功发行上市,境内上市公司达到139家,其中民营企业86家,占比64%。另外,还有1家取得注册生效批文、3家过审、13家境内在审、55家在辅企业,八成为民营企业,是我省名副其实的上市主力军。

(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动跨部门跨区域协作。

持续优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加强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省贸促会等部门合作,制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全省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在全省知识产权密集的市场、园区、企业建立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60个,市州各级工作站212个,深入实施湖北省企业知识产权海外护航工程,全省知识产权海外护航企业总数达到98家,2022年全省办案2103件,同比增长28.9%。

(八)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有效发挥对企业支撑作用。

2020年开始,从省内外高校院所中选派科技人才,对口担任省内中小微企业“科技副总”。三年来,共选派775名“科技副总”,对口服务768家中小微企业,三批“科技副总”已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20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945项,为企业培训42745人次。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近三年,通过省级重点引才计划为民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80余人,推动民营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0余个,在新兴产业遴选58个民营企业“双创”团队,连续3年给予支持,支持25家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试点,培养201人,支持23家民营企业参与省级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工作,培养380人。

当前,我省推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与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落实力度不平衡、重大项目落地不快、工作举措系统性不够等问题。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一是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江夏实验室、洪山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二是加大科技人才培育力度,鼓励和支持省内各类创新主体,依托国家和省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重大人才工程等,创新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实施“人才强企”行动,分层次、分领域培育一批人才集聚度高的企业。三是持续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继续常态化组织成果转化“联百校、转千果”科惠行动、科技成果“高校行、市州行”等推介对接活动,营造良好技术市场氛围。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湖北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北省科技厅    

2023年7月4日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