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50520号建议的答复
| 索 引 号 | 011043145/2025-32824 | 分 类 | 科技 |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发文日期 | 2025-07-28 |
| 文 号 |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您提出的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50520号《关于支持打造汤逊湖科创大湖区、加快建设武汉南部科创大走廊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江夏区科教资源丰富,大学资源多,科研院所多,科研实力雄厚,区位、产业、科创等优势突出。您在建议中分析了江夏区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和科创资源,对于推动江夏打造汤逊湖科创大湖区、加快建设武汉南部科创大走廊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省科技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支持江夏区深入推进高新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集聚等重点工作,推动创新能力提升。
一、前期工作进展
(一)支持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省科技厅积极支持江夏区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2024年,支持江夏区承担技术创新计划、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区域科技创新计划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个,支持经费1015万元。全球首台掘爆机在江夏研制成功,氮化镓激光芯片、量子重力梯度仪等“硬核”科创成果不断涌现。
(二)支持产业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省科技厅积极推动江夏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批准备案31家机构,其中,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5家,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专业型研究所(公司)8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0家,湖北实验室4家。积极落实综合管理部门职责,全力助推江夏实验室建设,省级财政累计拨付3500万元运行经费;支持江夏实验室围绕主攻方向,参与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不断提升有组织科研攻关能力,取得智能化高通量样品处理系统、动物用新冠病毒亚单位疫苗等重大成果;支持江夏实验室通过控股、参股和授权等模式,累计孵化10家生物医药企业,相关企业营收规模超700万元。
(三)支持高水平创新主体培育。省科技厅深入实施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春晓行动”,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大力支持江夏区梯度培育科技企业,推动江夏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4年,江夏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8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2702,均稳居全省县(市、区)第1位。支持江夏区设立夏创创投基金,对硬科技企业进行A轮8000万元融资,并通过“科创33条”对高技术项目给予最高8000万元创投支持,对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给予1500万元经费补贴。
(四)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加速集聚。省科技厅统筹实施人才培育专项,积极支持江夏区企业和研究机构承担青年科技人才专项。推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科研经费管理、科研自主权等现有改革试点政策,支持江夏区出台“汤逊湖人才十条”,对A类顶尖科技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配套资金和3000万元基金投资,并提供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等“关键小事”服务。推动武汉、襄阳、宜昌“三大都市圈”人才发展联盟建设,并将江夏区纳入其中,实现人才资质互认、社保互通。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会同相关省直部门,重点从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加强汤逊湖科创大湖区建设指导。省科技厅将全力做好全省科技创新“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支持将汤逊湖科创大湖区建设纳入省级重点工作清单,支持江夏区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全省“61020”全链条攻关,支持相关单位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进一步提升科创能力。强化精准指导,继续支持江夏区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创业平台,为汤逊湖科创大湖区建设提供平台支撑。同时,在人才引进、项目支持、创新创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对江夏区给予支持,不断提升汤逊湖科创大湖区科技创新能级。
三是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培育。支持汤逊湖科创大湖区完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春晓行动”,推动江夏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提升;推进科技孵化“沃壤行动”,支持江夏建设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推广创新积分贷款、知识价值信用贷,支持江夏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7月28日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74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