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50798号建议的答复
| 索 引 号 | 011043145/2025-32841 | 分 类 | 科技 |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发文日期 | 2025-07-25 |
| 文 号 |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您提出的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50798号《关于加快推进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大力推进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襄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实力的重要举措。您在建议中分析了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基础,并提出了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分支机构或重要基地在襄布局,省级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适当向襄阳倾斜,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请或分配向襄阳倾斜以保障科技型企业培育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建议,对推进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把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指导襄阳市科学擘画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蓝图,明确提出高标准打造“一核三城”,积极推进创新策源、双链融合、人才引领、要素聚合、协同创新五大工程,全力打造省域科技创新高地,指导襄阳市编制形成《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围绕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省直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创新平台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人才培育引进、实验室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支持。
(一)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省科技厅积极支持襄阳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襄阳在全省“61020”全链条攻关上发挥更大作用。支持东风股份、襄阳达安检测等企业承担省级技术创新项目5个,支持襄阳企业上榜省级揭榜挂帅项目2项;支持襄阳市承担2025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9个,围绕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绿色化工、人口与健康等领域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中,设立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专项和襄阳都市圈建设专项,支持襄阳市创新能力提升;指导襄阳市科技局组织实施市级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二)支持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省科技厅积极落实综合管理部门职责,全力助推隆中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围绕主攻方向参与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不断提升有组织科研攻关能力,省级财政累计拨付3500万元运行经费,积极争取将实验室联合申报的“高能量密度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系统研究及应用”项目纳入国家科研指南方向;积极支持襄阳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推动印发《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襄阳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25〕8号);支持金鹰重工、骆驼集团等襄阳领军企业牵头组建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支持低碳数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申报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发改委先后支持襄阳建设1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或分中心、6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基本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有效提升襄阳市创新能力。省教育厅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创建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指导建设新校区,在2018年支持立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鼓励省内高校在襄阳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持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有关高校、企业在襄阳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开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省财政厅每年拨付湖北隆中实验室运行补助经费1000万元,用于支持实验室科研运行、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工作。
(三)强化项目建设支撑。省发改委指导襄阳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先后支持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补助资金近5000万元。省财政厅不断加大政府债券资金对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教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居民就业增收,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2024年,省财政厅拨付基建资金4127万元,支持襄阳市湖北隆中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整车安全及关键零部件中试基地等项目建设。
(四)推动创新生态优化完善。省科技厅持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春晓行动”、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计划,支持襄阳市强化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引导多方资源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券、知识价值信用贷等各项科技惠企政策加速兑现落实,2025年上半年襄阳高新技术企业注册申报651家,排名全省第3;联合襄阳市成立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襄阳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吸引和集聚全省优秀科研人员投身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2025年新一轮联合基金总规模为每年1500万元,其中襄阳每年出资1200万元、省科技厅每年配套300万元。省教育厅指导华中农业大学建设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围绕襄阳优势农业产业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探索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从以下方面继续给予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加快推进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一是加强对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省科技厅将全力做好全省科技创新“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将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纳入规划内容,支持襄阳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全省“61020”全链条攻关,支持相关单位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围绕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省经信厅将继续选派“科技副总”服务襄阳市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为加快推进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加大创新平台建设。省科技厅将加强向上沟通衔接,及时了解国家实验室基地建设工作最新动态,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分支机构或重要基地在襄阳布局;强化精准指导,推动更多创新园区、创新平台、创业载体在襄阳布局。省发改委将继续支持襄阳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等创新平台,为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平台支撑。
三是强化重点项目支撑。省发改委将继续鼓励襄阳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创新平台积极谋划重大引领性产业项目,对符合国家和省相关专项支持方向和条件的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积极支持。省财政厅对于襄阳市符合条件的科创项目,将继续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予政府债券资金支持,做好项目谋划。
四是加速创新人才引育。省科技厅将统筹实施楚天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专项等项目,加大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支持力度,用好用活用足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科研经费管理、科研自主权等现有改革试点政策,推动襄阳市在科技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省教育厅将组织高校积极参与襄阳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围绕襄阳优势特色产业建设高水平科创平台,联合地方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提高襄阳区域创新能力。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7月25日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741号
